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孟家井村谁能告诉我下它的历史呀?求教了。

2021年06月22日 05:36:523580编辑

孟家井村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下辖村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孟家井村位于市区以东,距太原火车站15公里,地势呈山区阶梯状分布。村东紧临307国道,西靠杏花岭、北至小山沟村,南与小山岩村毗邻。全村有315户居民,共计1050人,党员54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48人、五保户3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70人、参加新农合达到90%。全村占地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平方米,村里自然环境优美,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307国道直通东西,交通四通八达,通讯极为便利。
近年来,郝庄镇孟家井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打造“生态文明村”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改善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步伐不断得以加快。在做好退耕还林的同时,积极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老年公寓,目前初具规模。
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件金代榆次窑白釉黑彩玉壶春瓶。据了解,这是目前惟—标明产地的榆次窑产品。尽管岁月在瓶身留下了许多磨痕,但它依然优雅挺拔、韵味十足。一件文物是静态的,但它的历史却是动态的。八百年中不知它有怎样的经历,沉默的背后又有多少委婉曲折的故事。

脚下有800年灿烂文明

人们常说,地上文明看山西,地下文明在陕西。黄河东西两岸华夏文明可谓灿若星河。中国的英文译名就是陶瓷的意思,而我们山西在中国陶瓷史上也曾经是古瓷窑址众多的省份。不知是大自然厚爱这片土地,给予了它充足的黏土和似乎永远采不完的煤炭,赐予了它瓷业生产的各种先决条件;还是勤劳手巧的工艺人,眷恋着它,在生生不息的黄土地上书写着绵绵不断的华夏文明。

孟家井是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的一个村子,过去曾是孟家井乡政府所在地。孟家井村位于太原市东15公里,东临寿阳,北靠阳曲,南面榆次。传说宋朝杨家将孟良曾于此地屯军,凿井取水,所以取了孟家井这个名字,至今村里还遗存两口古井,井水依然甘甜爽口。

孟家井无疑是个古村,这里不仅是古代榆次窑窑址,而且是窑神伯灵庙遗址。因孟家井旧属榆次县,所以孟家井的瓷窑称为榆次窑。如今走进孟家井村,虽然窑火已经熄灭,四周已是农田片片,但进村的路上铺垫着的依然还是厚实的匣钵,村中到处散落着瓷片和窑具,金元两代的白地黑花瓷片和明代的孔雀兰琉璃瓦残片随着泥土一同垒成了村民家的院墙。在一处山坡的断层中,还能清晰地看到约两米宽十多米长的瓷片层。村东北原有《重修伯灵庙记》石牌,曾记载了当年的烧瓷盛况。

孟家井瓷窑遗址是第一批省保文物

孟家井窑址于1959年被当地文物工作者发现,通过调查和考证就是史书记载的榆次窑。1962年在文物普查中,我省曾组织考古工作者赴孟家井窑遗址进行了调查、挖掘,窑址所存瓷窑和瓷片不但为了解孟家井窑瓷器烧造史提供了实物依据,而且对研究北方金元时期瓷器发展历史具有极高的价值,所以1965年我省首次公布文物单位时,孟家井窑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调查情况看,瓷片堆积物主要分布在村北的台地上和村西大道东侧。村北以烧造黑、白、青、紫釉器为主,村西大道东侧主要烧造白釉印花器。瓷片堆积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从采集标本看,器型以民间实用的碗、碟为多,同时还有罐、钵、灯、枕等器物。釉色以黑、白釉为主,另有少量青、紫釉器物。在烧制方法上,采用盘、碗内底刮釉一圈的叠烧方法,可以提高每窑的装烧量,既节省燃料,又提高产量,是金代陶瓷工匠的杰出创造。此外还采用支钉、垫圈支烧等烧造方法。白釉器造型以碗、碟为主,其中以白釉印花碗为精。其特征是:器型大而薄,碗内心有涩圈,印花多为菊花、牡丹及莲花,碗心多装饰月花锦,釉色柔和,似牙白色。黑釉器造型有碗、钵、盒、罐、灯、碟等,以碗、钵为多,釉色多发亮,个别发灰。青釉数量不大,但比较别致,主要为碗、碟、枕,以碗为多。釉面有玻璃质感,釉色有的呈黄绿,有的发灰青,有的近似黑釉。碗大部分为印花,也有划花,明显受陕西耀州瓷窑青釉器影响,图案主要有宋金时期常见的菊花、牡丹、莲花,碗心也有同白釉印花一样的月花锦及文字装饰,书有“福”、“花”、“郝”、“万”、“金”、“巨”、“之”、“山”等文字,这些文字中有的取其吉祥,有的以工匠姓氏作装饰,这种装饰手法具有很浓的金代陶瓷特色。

《永乐大典》有“磁窑在榆次县北六十里孟家井。按《晋阳志》云,窑五十座”的记载。据明代《重倒白灵庙记》记载:“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氓大率约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由此可知,明代时孟家井一带仍然是窑业兴旺,当地大约有三百多户人家继承了祖辈传下来的技艺,50余座瓷窑炉火蒸腾。

孟家井作为一个北方民窑,它的名字虽不如距离较近磁州窑名声赫赫,却也是我们山西的一座名窑,这与它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有很大关系。榆次窑处于我省中部,这里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人口兴旺,有大量的瓷器需求。据考证,孟家井瓷窑至少创烧于金代晚期,元、明时期达到鼎盛,规模也较大,成为当时晋王府等重要场所的琉璃生产地,至清晚期渐渐废弃。所以孟家井瓷窑被称为山西“瓷都”一点也不过分。

山西“瓷都”古窑址面临严重危机

从太原市驱车近40分钟,记者来到了距市区15公里处的东山孟家井村,看着眼前这个极为普通的村子,很难想像出这里就是历史上曾经闻名全国的瓷器产地。

一位热心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目前还能知道瓷窑历史的人只有一位年近80岁,名叫宋只河的烧瓷老艺人。几经寻找后,终于见到了这位老人。宋大爷说,自打他一记事起就随父辈来到孟家井开始了烧瓷的生活。“庄户带买卖,十年九不赖”。可以说宋只河老人在孟家井和瓷器打了一辈子交道,尽管现在不烧瓷了,但一说起孟家井的过去老人还是十分激动。据宋大爷回忆,就他知道的孟家井兴盛时期,有大大小小五六十座瓷窑,然而历经风雨以后现在能看到的也只剩下两三座了。

仅剩的几座古瓷窑,还是因为周围有了杂草丛生的掩护和乱石堆的羁绊,才避免了沦为百姓墙上的砖头。在尚存的一个古瓷窑里,窑顶约有直径70公分的一个大洞,窑壁有裂缝并且有被雨水冲刷的痕迹,窑底堆满了干草和垃圾,窑的煤灰道则成了村民储存越冬蔬菜的菜窖。

孟家井制瓷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逐渐地衰落了。由于古遗址少人看护管理,再加上长年的风雨侵蚀和大量的人为因素,现在几乎已经无法看出任何古瓷窑遗址的面貌了。那么为何价值如此之高的省级保护文物却没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呢?据了解,多年来由于孟家井古瓷窑遗址破坏严重,开发保护难度大,导致从地方政府到相关单位,都对此极少问津,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瓷窑遗址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慢慢的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早在2006年,迎泽区政府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挖掘和开发孟家井宋代古瓷窑等优秀文化文物资源,打造一批旅游品牌项目,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然而,时至今日,由于保护需要的资金之巨大,区有关单位和部门在上下呼吁争取了多年后,至今仍然是少人看护治理,瓷窑遗址愈加破败。

-----------------------------------------------------------
孟家井村宋代瓷窑遗址岌岌可危

垃圾场、乱石堆、荒草丛中,谁能想到眼前这两座破败不堪的庞大建筑,会是明代遗迹?而脚下埋藏这些碎瓷破瓦的土地,竟然就是闻名全国的孟家井宋代瓷窑遗址?岁月沧桑,窑废瓷碎,站在这曾经熙来攘往的古窑址上,谁能想像得出,几百年前,这里还是青烟袅袅、挑担推车的兴隆景象?日前,接到读者反映,记者到孟家井探寻这处已淡出人们视线的遗址。
44年前的文物碑
沿通往寿阳的公路一路向东再折向北,找到曾为乡政府所在地的孟家井村,并不费事。但要找到1965年市政府立在当地的一块文物保护碑,却着实费了些劲。两上山村,四处打问,才在村民指引下,在原乡政府大院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见到这块碑。
碑座不知去向,碑身上字迹斑驳,“孟家井瓷窑遗址”、“省人民委员会1965年5月24日公布”等内容依稀可辨。这块能够证明遗址身份的石碑原来立于何处?村民们几乎都忘记了它的存在。
50座窑剩三座
今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文物工作人员曾就历史上当地瓷窑的数量进行查证。在明《永乐大典》卷5201“太原县”条中,发现了“瓷窑在榆次县北六十里孟家井,按《晋阳志》云:窑五十座”的记述。
而今,50座窑尚能辨别形状的只剩下3座,一座被村民砌进宅院,改造后成为存粮的窑洞,另两座则全部废弃路边,坍塌损毁之状比起4年前初次见到时的样子更加破败。
老艺人有个梦
今年76岁的宋河只老人,祖籍河北邯郸。当年祖上从河北来到山西“捧瓷碗”,冲的就是孟家井出好瓷活的那份名气。
老人说,当年来到孟家井,“庄户带买卖,十年九不赖”。他从8岁起跟着师傅学制瓷,一直做到16岁,曾见证过孟家井村的繁华热闹。解放后,山下建起了瓷厂,村里的瓷窑才渐渐空置下来。上世纪50年代,老人买下其中一座旧窑和一间废弃的工坊,一直舍不得让儿女们拆了盖房。老人说:“村里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已经不多,会点彩上釉的更没人了。只盼着有一天这座旧窑还能为传承陶瓷手艺派上用场。”
保护刻不容缓
孟家井村是个古村,除了瓷窑,村里还有两眼古井,井水至今甘甜清洌。山上,北宋年间修建,明嘉庆年间重修,制瓷手艺人为祭祀窑神修建的伯灵庙古韵依然。日前,有企业家看中了该村深厚的古陶瓷文化底蕴,计划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瓷土资源、便利的交通优势,恢复传统陶瓷生产线,开发旅游产业,通过陶瓷生产过程展示,让古村重现生机。
早在2006年,迎泽区政府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挖掘和开发孟家井宋代古瓷窑等优秀文化文物资源,打造一批旅游品牌项目,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然而,时至今日,由于少人看护管理,瓷窑遗址愈加破败。怎样保护好这片古人留下的灿烂文化遗存,已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相关链接
孟家井村位于太原市东15公里,东临寿阳,北靠阳曲,南面榆次。传说宋朝杨家将孟良曾于此地屯军,凿井取水,故名。宋代为著名瓷器产地,称孟家井窑,亦称榆次窑。孟家井瓷窑创烧于金代晚期,元、明时期达到鼎盛,规模也较大,成为当时晋王府等重要场所的琉璃生产地,至清晚期渐渐废弃。其白釉印花碗之碗心一圈刮釉的特点,具有典型金代作风。因对北方金、元时期瓷器发展历史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65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