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藁城的历史沿革

2021年07月06日 21:58:473630编辑

藁城早在公元前1400年商代中期,“朵氏”部落即在此劳动生息。
春秋时,为肥子国地。
周景王十五年(前530),晋灭肥,遂为晋地。
战国初为中山国地,赵惠文王三年(前296),赵灭中山,遂为赵地。
西汉初,置肥累县(治所城子)。高祖五年(前202)置九门县(治所九门)。元鼎四年(前113),始置城县(治所丘头)。
东汉,肥累县省。西晋泰始元年(265),城县省。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复置城县。
北齐,改城县为高城县,省曲阳县(今晋州市地)入高城县,并置巨鹿郡于此,省九门县入真定县。
隋开皇六年(586)复置九门县。析高城县置昔阳县(今晋州市)。十年(590)置廉州(治所今藁城治)。十六年(596)又析高城县置柏肆县(今城北30里,详无考)。省九门入真定。十八年(598)高城县复名城县,寻复置九门县。大业初,废柏肆、新市县(治所今正定新城铺)入九门县。二年(606)廉州废,三年,城县治由丘头迁废廉州治(今藁城治)。大业十三年(617),复置柏肆县,并置宜安县(治所宜安)、新丰县(治所辛丰)、信义县(今藁城西北)。同时,复置巨鹿郡,领宜安、辛丰、柏肆、城四县。于九门县置九门郡,领九门、信义二县。
唐武德元年(618),九门郡改称观州,巨鹿郡改为廉州。四年(621),省柏肆、宜安、新丰入 城。五年(622),省信义入九门,观州废。十七年(643)廉州废。天佑二年(905),因避朱温父名城之讳,城县改为平县。
五代十国,后梁乾化二年(912),复名城县。
宋开宝六年(973),九门县省入城县。
蒙古太祖时,改“”为“藁”,遂称藁城县,蒙古太祖十五年(1220),升为永安州,寻复为县。
明清因之,民国28年(1939)10月,藁城滹沱河以北地区与正定县平汉路以东地区组成正藁办事处(县级)。翌年3月,正藁办事处与新乐县佐合并,组成藁正新县,8月撤消藁正新县,原正藁地区与无极县城西地区合并建立藁无县。
民国30年(1941)5月,藁城滹沱河以南地区与晋县合并,组成晋藁县。11月藁(城)梅(花)路以西地区与正获县组成藁正获县。翌年7月,撤消晋藁县,其藁城部分划归藁正获县。
民国32年(1943)9月,撤消藁正获县,原藁城南部地区恢复藁城县。
民国34年(1945)10月藁无县撤消,原藁正部分组成正藁县,翌年2月,撤消正藁县,藁城县恢复原建制。9月复置正藁县,12月获鹿县佐与藁城县合并,组建藁获县。
民国36年(1947)1月,藁获县改称藁正获县,11月,撤消正藁县及藁正获县,恢复藁城县。
1958年11月,无极、栾城省入藁城县,1960年7月,栾城县部分划出,1962年1月,无极县部分划出。藁城恢复原建制。1989年7月撤县建市,遂称藁城市至今。
2014年9月23日,国务院批复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意撤销石家庄桥东区,部分街道划归石家庄市长安区,部分街道划归石家庄市桥西区;撤销县级藁城市、县级鹿泉市和栾城县,同时分别设立石家庄市藁城区、鹿泉区和栾城区。至此,藁城市变为藁城区。


藁城的历史沿革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