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地区,一般芒种节气以后,不仅气温升高了,而且雨水也就开始增多了,在后面会会出现一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的天气。因为这个期间雨水多,天气又闷热,再加上空气比较的潮湿,所以衣物、家具等器物也很容易发霉,民间又把这段时间称为霉雨季节”。正好在此期间江南的梅子成熟了,所以又被称为“梅雨天”、“梅雨季节”。这个梅雨天一般都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其从芒种节气的时候开始“入梅”,大约会在7月8日-19日期间“出梅”。在多数年份都是比较准时的,也就是在6月芒种节气以后入梅,可是有些年份会提前在5月时就入梅了,这个就叫作“早梅雨”,而有些年份梅雨不明显,就叫做“空梅”,最迟会在8月初出梅。
当芒种节气以后,如果降雨量多、降雨时间长,那也就是梅雨大,这样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反之如果梅雨时间短或出现“空梅,那对农业一样会造成影响,因为这样的年份往往就会出现干旱灾害,而这样对农作物的生长都是不利的。因此,梅雨期到来的早晚、雨期的长短,以及降雨量的多少,都会对这一地区的农业有直接的影响。
题主说在芒种节气的时候,降了大雨了,这样对后期农业肯定是有影响的。在农村里还有不少古人所总结的农谚,其就是通过芒种节气是否降雨来预测后期的天气的,我们不妨也来了解一下。在苏、皖、川、鄂等地区有“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的农谚,说的是芒种节气当天降雨了,后面的雨水会很充足。在贵州则有农谚“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指的是芒种如果没有下雨,那么在夏至节气的时候雨水多。而在广州则有“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的说法,芒种夏至节气雨水如果少,那当年就雨水少,后期会出现旱情。这样的农谚还有很多,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地区情况不一样,在芒种节气下不下雨对后面的天气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多数地区都是希望在芒种节气能降雨的,这样一年才是风调雨顺的。
毕竟到了芒种节气的时候,等麦子收割了以后,农民还要抢种夏茬作物,同时像水稻、棉花等作物也处于生长的旺季了,这个时候雨水量充足,表示梅雨准时来临了,对农业生长是十分有利的。而如果没有降雨,那就可能预示着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那作物就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是梅雨过早,雨季过长,尤其是集中出现暴雨天气,那对农业一样有不良的影响,比如容易出现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