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作为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涌现出众多仁人志士,有商界人士、教育界人士、文艺界人士,还有社会活动家……他们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一位文化名人曾经说过,天津这座城市的水土不仅养育了智慧的天津人民,使他们中涌现出很多名人、大家;同时,也滋养了曾经驻足天津的异地名人、大家,虽然他们已经离开天津,但天津的文化、天津的力量早已传递给他们,并通过他们,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天津,也因这些名人而名扬于世界。
梁启超
梁启超纪念馆(河北区民族路44号和46号)
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7月3日(五月十五),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梁启超依附段祺瑞。他拉拢一些政客,组建宪政研究会,与支持黎元洪的宪政商榷会对抗。1917年7月,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权。梁启超拥段有功,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梁启超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著作。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顾维钧
顾维钧(1888~1985),中华民国时期高级外交官员。字少川。1888年1月29日(清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七)生。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1904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1912年回国后,任总统秘书、内阁秘书、外务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1915年起历任北洋政府驻墨西哥、美国、古巴、英国公使。1919和1921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
1922~1926年先后任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其间,于1924年5月曾代表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以中国代表身分参加了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调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侵略罪行。1932年起先后任驻法、英、美大使和驻国际联盟代表等职。1945年6月,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其后任国民党政府驻联合国代表。1956~1967年,历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台湾国民党总统府资政等职。退休后定居美国,以十七年时间完成口述回忆录,记述了五十多年从事外交工作的经历。1985年11月14日在美国纽约病逝。
张学良
张学良故居
张学良,字汉卿,辽宁海城人,生于一九零零年六月一日,奉系大军阀张作霖的长子。其父张作霖拥兵自重,割据东北,直奉战争后一度控制北京,人称“东北王”。1928年,日本人企图直接控制东北,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张学良遂继其位,人称少帅。而张学良早就对日本不满,既负家仇国恨,决定响应蒋介石的“南北统一”号召,把共和五色旗换成青天白日旗,将其父重臣、反对归顺南京的杨宇霆、常荫槐设计捕杀,实行“易帜”,服从南京政府的统治。在日本侵华过程中,由于执行了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丢失东北四省,作为守土官长背上了黑锅。
1936年,在西安多次向蒋介石面陈结束内战、抗日主张,均遭蒋拒绝。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周年纪念,西安一万多大、中、小学生游行请愿,要求抗日。蒋介石竟在驻地临潼令军队布防,并要张、杨(西北行署主任杨虎城将军)向学生动武镇压。学良见事情危急,劝阻学生,并为学生的救国赤诚感动,决计要用行动表明心迹和摘去丢失东北的黑锅。12月12日,在张、杨二人对蒋介石作的最后劝说无效后,共同对蒋介石发起“兵谏”(史称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同时邀请中共代表周恩来赴西安商讨事变善后事宜,在全国各界的调停下,事变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结束了十年内战,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成为扭转中国危局的关键,张学良和杨虎城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烈士暮年,99大寿事变和平解决后送蒋回南京,蒋介石言而无信,逮捕张学良。军事法庭判张十年徒刑。旋又被蒋特赦,交军委“严加管束”。辗转幽禁于大陆南京、雪窦山(浙江奉化)、黄山(安徽歙县)、江西萍乡、湖南的彬州和沅陵、贵州的修文和开阳。大陆易手前的1947年春,又被蒋介石带往台湾软禁。老蒋将死,谓小蒋(蒋经国):“此笼中虎,不可放归。”又历小蒋至李登辉主政台湾,始得自由,将军偕同赵四定居于美国夏威夷。
可惜了少帅,想当年雄姿英发,意欲为国家民族做一番大作为,然而为数十年专制扣压而断送了。在1961年在纪念西安事变席间,少帅四弟中国海军副参谋长张学思向周恩来总理敬酒时,周恩来早已热泪长流:“二十五年了,杨先生牺牲了一家四口,张先生还囚禁在台湾,没有自由,怎能不使人想起他们就落泪呢。”
张自忠
张自忠天津故居
张自忠(1891~1940),抗日名将。字荩忱。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园村。1914年在奉天从军,曾参加国民军起义及北伐诸战役,由排长升至西北军第25师师长,后任第二十九军第38师师长。1933年长城抗战,任前敌总指挥,亲率所部在喜峰口抗击日军。1935年任察哈尔省(今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省)主席,次年5月任天津市长。“七七”事变后,张自忠留北平与日军周旋,后辗转到南京,任代理第五十九军军长。1938年率部参加徐州会战,3月临沂之役,与号称“铁军”的日军板垣师团鏖战,终获大胜,粉碎了板垣、矶谷两师团会师台儿庄的计划。受到国民政府传令嘉奖,升第二十七军团长,仍兼第五十九军军长。9月参加武汉保卫战。后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转战豫南鄂北。1940年5月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日军集重兵由信阳、随县、钟祥三路进攻襄樊,张亲率三个团由宜城渡过襄河(汉水),直趋枣阳截击日军。渡河后,与日军奋战九昼夜,在追击中陷入重围,身负重伤,于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壮烈殉国。国民政府明令追晋为陆军上将。
张伯苓
南开大学创办人,亲任校长30年。1937年日军炸毁南开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与梅贻琦、蒋梦麟共同担任联大常务委员,并先后担任保定高等学堂总教习、清华学校教务长、直隶女子师范校长、北京师范大学董事、齐鲁大学董事长、东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及国民参政会副议长、考试院院长等职。
李叔同
李叔同故居
李叔同(1880-1942),出家后号弘一,人称弘一法师。1905年,李叔同去日本留学,是中国第一个出国研习油画,音乐,并将之带回国的人。李叔同还是卓越的戏剧家,表演艺术家。李叔同1910年回国后,在各大中学校担任教师。1918年7月,李叔同39岁,离弃教学生涯,入山落发,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之后,他一心苦修律宗,书法及其他经典,著作甚多,还积极抢救祖国的佛教经典。今在虎跑建有李叔同纪念馆。
严修
严修,字范孙,1860年生于天津。曾任清末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学部左侍郎,为近代著名教育家。主张变革封建科举制度,学习西方新式教育,在贵州学政任上曾奏设经济特科,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严修重用支持张伯苓,并一道建立了南开系列学校,他还以极大的精力致力于发展天津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资助周恩来留法勤工俭学。1929年3月因病逝世,享年70岁。被尊为南开学校校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