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裕华区的,去的保定38军,各区都不一样,我们区还有广东的北京的,还有个不知道在哪的武警,长安区还有山西的
河北省石家庄市有哪几个部队啊
北京军区联勤部第六分部
27军高炮旅 (学府路上)
第27集团军(北京军区,军部:石家庄)辖:该军所有师已改编为旅,现辖第79、80、81步兵旅,炮兵旅,工兵团,防化团.
求深山基层部队的感人故事!
驻大连受阅部队士兵背后的感人故事(图)
字号:
大中小
全文浏览
2009年10月04日08:39 大连晚报 邴凌然在训练中打枪,一招一式颇具威武之气 大体力训练后的豪饮 10月1日,驻连海军某部阅兵方队的74名队员成功接受了检阅,其飒爽英姿感动了很多人。
近日,记者联系上了受阅的官兵了解到,在他们飒爽英姿的背后,其实有着更多的感人故事。
“幽默教头”王辉
提起这支阅兵方队,首先让记者想到的就是这支阅兵方队的总教练王辉,王辉是一个生活中很幽默的人,说话就像赵本山,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语,官兵都亲切称他老王。 每次训练休息,常常会听到训练场传来时而悠扬、时而豪放的歌声和欢笑声,原来这是老王在组织“每人一歌”、趣味游戏等节目。这极大地放松了大家的心情,也吸引着其他方队羡慕的眼神。
老王尽管在生活中幽默,可一到训练场上,就完全换了一个人,训练场就是他的地盘,脸一绷,眼一瞪,让人看了就紧张,每次训练,队员身体稍晃一下都会被点名批评,哪怕乱瞥一眼,也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几天下来,从战士到干部几乎被他“骂”了个遍。在严格训练大家的同时,老王也吃了不少苦,刚进阅兵村,大家都穿“三节头”皮鞋训练,训练场地表温度高达60℃,鞋底很快烫透了,脚掌火辣辣地疼,两天下来,老王那承受90多公斤体重的脚板磨出好几个大水泡,走路一瘸一拐的,大家劝他休息,可倔强的老王浓眉一横,“大家都没休息,我凭啥休?!”晚上他把水泡挑破,挤干净,第二天依然出现在训练场上。
从普通队员到方队执行队长
10年前,高中刚毕业的邴凌然,肯定没料到在此次首都大阅兵中,会担任方队执行队长兼基准车指挥员,在天安门前亮相接受检阅,成为官兵们心中的“星 ”。
邴凌然6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童年生活的坎坷让他过早学会了独立,年轻的脸上写满了坚毅。然而,命运的捉弄并没有终止,2007年6月,母亲的离去又给了他沉重的打击。2008年11月,基地接到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任务,听到这个消息,邴凌然格外兴奋,但一想到病榻上的继父,他又犹豫了。“去吧,孩子,家里的事儿不用你管。”身患肝癌的继父的支持让儿子邴凌然非常感动,因为表现突出,邴凌然被任命为受阅中队教导员。“孩子,永远都要好好干”,这是继父生前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今年6月6日,邴凌然和身患肝癌说话断断续续的继父通电话后,像往常一样回到训练场进行队列练习,就在挂断电话后不到6小时,正在参加训练的他突然接到继父病逝的消息,听到噩耗,泪水不停地滑落,怀着满腔悲痛,他只在电话中把继父的丧事委托哥哥和小姨,安排女友前往山东老家替他尽孝。
亲人相继离去,家中欠下8万元债务,但邴凌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越挫越勇,方队领导把邴凌然的家庭情况汇报到基地,党委立即拿出两万元钱,派人送到家中,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而邴凌然也不负众望,成为方队优秀的指挥员。
进入阅兵村后,训练任务更加繁重,然而他一次也没有叫苦叫累。反而把每一次训练考核都当作是一种任务,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一次次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方队训练时每月有一次大的考核,邴凌然次次拿第一。一次,战友们发现他的右手小拇指和无名指缠着纱布,一问才知他在房间里练敬礼时太投入,放手时手甩到桌子上,当时,鲜血直流。请军医用纱布稍作包扎后,又忍着疼痛投入训练。6月份,在海军组织车长摸底考核前,他无论工作如何调整、天气多么炎热酷暑,都坚持训练,标准不降,干劲不减,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站立3小时军姿不变形,终于在海军装备方队单人队列考核中取得第二名,当上一流指挥员,被表彰为训练之星,还入选装备方队国旗护卫队。
现在,邴凌然说:“能够成为阅兵方队执行队长兼基准车指挥员,我非常自豪,也非常光荣,父亲命苦离世很早,母亲去世时,没有看见自己的成绩,继父病逝更没有在身边陪伴,能够完成阅兵,也算对父母亲的回报。”
“许三多”一样的憨小张
提起驻连海军某部阅兵方队车长张志伟,大家都流露出一种异样的表情,那个憨劲真是可爱到家了,就像《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
小张刚到方队时,见到谁都笑,但就是不说话,军姿训练中,有一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眼睛要睁大,保持四十秒不眨眼,黑眼珠居于中央。刚开始时,他眼睛是睁得够大,但却没有神,有时还挺吓人,就像谁欠他钱似的。队列王教练多次说他,而他却不脸红,不紧张,依然咧嘴一笑。这不,人家暗地里就较上劲了,苦下工夫,对着镜子练,用微笑征服对方,用眼神传达情意,真别说,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他的眼神有了惊人的变化,能保持一分钟以上不眨眼,而且炯炯有神,变化之大,让大家不敢相信。说到头要正颈要直,大家都知道这是军姿训练中的最基本要求。刚开始,他的头不是往左歪就是往西倒,训练场上挨批准有他,明白的人都知道他心里是有底的,谁笑到最后还不知道呢,这不,他又跟镜子较上劲了,每天早晚洗漱时都充分利用上,漱口时对着镜子看,刷牙时对着镜子看,吃东西时对着镜子看,课间休息时还对着镜子看,只要有镜子他就兴奋,只要有镜子他就不停地看,几个月下来硬是把头摆得端端正正,如今想歪都难。再说憨小张的口令。刚到阅兵村训练时,只要他喊口令,车长都想卧倒,都想把耳朵塞上,那声音呜呜作响,低沉得很。大家都说他、埋怨他,刺激他,可他脸上依然挂满微笑。只是每天晚饭后,起床前,那声音经常在营区上空萦绕。两个月过去了,竟听不到那熟悉的声音了,大家还以为他自己放弃了,直到综合考核口令时,听到那声如洪钟、气吞山河的震耳声音,是从他口中喊出的,大家都吃惊了。真是憨兵用憨招,招招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