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锅庄昌都作为锅庄发源地,其继承和发展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历久弥新,不仅传统锅庄得到了继承,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锅庄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2001年,昌都县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锅庄艺术之乡”,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昌都地区农牧民群众极为喜爱锅庄艺术,各乡镇都有业余演出队伍,其中以城关镇锅庄队最为有名,是继承和发展锅庄艺术的一支生力军,曾多次代表县、地区参加各类演出,获得了较好成绩,人数也不断扩大,锅庄的生命力可见一斑。 为了继承和发扬昌都锅庄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昌都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成立了半专业性质的县乌兰牧骑文艺演出队。
20年来,县乌兰牧骑演出队始终把锅庄作为“镇团之宝”,在汲取民间锅庄营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吸收了现代歌舞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加强了传统舞蹈的节奏和旋律,增加了传统舞蹈的时代性和欣赏性,使传统的民族歌舞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乌兰牧骑演出队改制为县民间艺术团,继承和创作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祝福昌都》、《嘎昌都》、《赞文成公主的服饰》等既有现代气息又有浓郁乡土风味的锅庄节目深受群众喜爱,也多次获得区、地的奖项,并多次在出藏演出。
2003年开始,昌都县文化局和民间艺术团更是把收集整理锅庄艺术作为了保护和继承民间文化、创出品牌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深入基层走访、广泛收集材料、邀请老艺人现场歌唱讲解,对流传于民间的锅庄进行词、谱记录和整理,并对队员们进行培训、传授,重新录音,目前已完成70余首锅庄唱词的记录、整理,并与昌都地区芭啦芭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了昌都首张锅庄光盘专辑--《嘎昌都》,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得到了保护和继承。
同时,昌都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传统民间文艺的继承和发展。2005年,在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专门投资了40多万制作一部较为完整的锅庄光碟,使昌都锅庄这一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保护。 锅庄艺术不仅在城镇、农牧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也逐渐走进学校、课堂,昌都县很多学校都把锅庄作为体育锻炼、文艺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范围,既强化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效保护和继承了传统文化。
锅庄能够充分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对于锻炼心肺功能有明显的效果,非常适合各类人群锻炼。
保护和挖掘民族民间文化是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开发民间艺术资源,继承发展创新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为了我们能够共同拥有和享受这份文化遗产,我们正积极对其进行挖掘和创作,使之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青年锅庄的传承与发展是怎样的?
上一篇: 石家庄市裕华区有什么文化习俗?
下一篇: “空铁联运”的免费高铁票,如何领取?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