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热点

你的家乡有哪些民俗?

2021年05月31日 01:25:133020编辑

我的老家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那边地势高耸,自古以来都出产的小麦,玉米,高粱比较多,都是靠天吃饭,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北方比不上南方的富庶,雨季和气候更加比不上,但是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理资源和历史人文。比如说,北方最盛产的是苹果,而且价格低廉,经常销往沿海等大城市我的家乡在甘肃省灵台县,他因周文王伐密须国得胜回朝祭天的土台而得名。当地也出土了很多古代的器具文物,也有唐朝“牛李党争”的牛僧孺,也出自于我们那里。也有针灸学的鼻祖皇甫谧,秦朝在此地设置了鹑孤县,属于三秦大地。

你的家乡有哪些民俗?

记得小时候过年才是最热闹的。那时候在外打工的叔伯兄弟都回到了家中。坐在一起话叙长短,聊着家常。到了过年时节放烟花走亲戚。这家乡的美食,别有一番风味。凉粉,油饼,凉鱼,油糕,甄糕,麻花,豆腐脑,还有主食臊子面,拉面,刀削面,裤带面等等。如今身在南方,每每想到此,总是令人遗憾。

家乡的传统民俗民风有哪些?他们的意义是什么?你能适应吗?

既然是家乡,自然是土生土长的,也自然谈不上适应之说了。

我的家乡山东,我生在那儿长在那儿自然也是适应那儿的。家乡重孔孟之道,礼节繁多。比如从小奶奶就教育我们,吃饭时长辈坐上位,第一碗饭端给长辈,长辈不动筷子,晚辈不能先动。不能咬筷子头,不能敲碗筷,不能吧唧嘴,喝汤不出声。给人添饭不能问还要饭吗。有客人来,水要倒浅,酒要倒满。客人在不扫地。

在外地的子孙,过年一定要回家陪长辈。过门的媳妇不能在娘家过年,生孩子。要过了大年初二才能回娘家,因为我们这儿初二是给祖先上坟的日子。

过年时晚辈要给长辈磕头拜年。在我十几岁是还有很多这样的礼节,现在随着老一辈的人过世,磕头拜年已经看不到了,大多以鞠躬代替了。

年后我们家乡有大秧歌,跑旱船,跑驴,高跷等。正月十五花灯节,放烟火。我小时候还有唱戏等。

正月二十五要打囤,囤就是农村盛粮食的物件,圆柱型的里边空心。早上小孩子们还没起床,老人会在院子里用灶底灰画一个圆圈,再画一个梯子形状,每个圆圈里扔一种粮食,还要有一个钱囤,里面放上从大到小面额的钱,太阳一出就把这些都收拾了。一直热闹到出了正月。

正月里,有舅舅的不能理发,过去叫剃头,说法是正月剃头死舅舅,起源无从考究,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有这种习俗。

出了正月,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剃头铺子要排队了,称为剃龙头。这一天要上供,吃饺子或者烙盒子,炒豆子,因为惊蛰到了各种虫蚁经过蛰伏都苏醒了。过去都住平房,像蜈蚣蝎子这一类的会蛰人。炒豆子,烙盒子的意思是《炒蝎子蜈蚣爪》从此家里没有这些虫蚁。

还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好的也有陋习。经过一代又一代去糟粕留精华,现在流传下来的基本都是一些文明,和谐的风俗。

时间关系写到此,你的家乡还有哪些风俗,请多留言评论,感谢有你!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