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热点

关于和林县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特色

2021年06月05日 05:42:144670编辑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之一。北靠呼和浩特市郊区、土默特左旗,西连托克托县,南接清水河县,东与凉城县、山西省左云县毗邻。面积3401平方公里。下辖四个乡、三个镇、一个经济园区,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新民街北党政大楼。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之一。地理坐标北纬39°58’-40°41’,东经111°26’-112°18’之间。北靠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土默特左旗,西连托克托县,南接清水河县,东南与山西省右玉县,东与凉城县、山西省左云县毗邻。面积3436平方公里。[2]

气候
和林格尔县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多风、寒冷,日光充足,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时短而温热,春季升温快,秋天降温烈。年平均气温在6.2℃左右。一月平均气温为-12.8℃,极端最低气温为-31.7℃,七月平均气温为22.1℃,极端最高气温为37.9℃。年日均气温在5℃以上的持续时间为195天左右,年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的时间为233天左右。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92.8mm,一天内最大降水量为99.1mm。1971年-2005年期间,降水量最多年份为1978年,降水量为571.4mm,降水量最少的年份为1999年,降水量为250.3mm。[2]

地形地貌
和林格尔县地形地貌多样,山、丘、川兼备,属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说,总体地形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东南部属蛮汉山的支脉,山区面占和林格尔总面的20.4%;中部和南部属黄土丘陵区,占和林格尔总面积的57.3%;西北属土默川平原的边缘,占和林格尔总面积的22.3%。地形地貌的多样化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脉为蛮汉山系。主要山峰:东有芒牛山,海拔1864m;南有圣山,海拔1788m;北有神山(又名脑包山),海拔2005m;西有摩天岭,海拔1302m;中有黑山(东摩天岭),海拔2031m。[2]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和林格尔系蒙古语,意为20间房子,因清初新设驿站有20户人家而得名。[1]

建制沿革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和林格尔县历史悠久,秦属云中郡、西汉置定襄郡,北魏时曾建都盛乐。
唐朝初年,663年(龙朔三年)迁渤海都护府于漠南(即汉代成乐城),更名为云中都护府,第二年又改称为单于都护府或称单于大都护府,唐朝中期以后,出现了节度使制度,745年(天宝四年)王忠嗣任振武节度使,将振武军迁至单于大都护府,振武节度使管辖着单于大都护府。从设置单于大都护府时起,这里就成为内蒙古中部的重要政治军事中心。
辽代在此设置振武县,为丰州下属的县城。金代振武城地方居民更少,改称为振武镇。
元代称为振武城,可知当时居民已剩下不多了。元王朝为了利用振武城以南,浑河沿岸的可耕地,在浑河北面设置了红城屯田所(今和林格尔县小红城),军民共同在这一带垦殖,生产的粮食多次输往阴山以北地区赈济。
元朝北迁后,振武城便沦为废墟。
清朝初年曾有少量居民住在城内,清朝末年以后便迁移出去。清康熙年间,在城关镇置二十家子驿站,因为当时有二十户人家,所以叫二十家子。雍正六年设和林格尔理事通判厅。
民国元年(1912年)改厅为和林格尔县署,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县署为县政府。
1949年10月1日,和林格尔县民主政府在黑老夭区中坝村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民主政府迁回县城。
1950年2月5日,原国民党县政府撤销,正式成立了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新中国成立后,和林格尔县先隶绥南专署、萨县专署,后隶平地泉行政区、乌兰察布盟行政公署。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乌兰察布盟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2]

风土人情
盛乐古今文化、和林剪纸艺术、当地六大产业、和林整体概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石雕上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石碑上的碑文,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和林格尔;通过石碑上的剪纸,人们可以领会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石碑上的“六大产业”,人们可以获知和林县的发展特色;通过石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可以领悟到行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道”上的美感。
和林格尔,用“文化石”这种独特的方式,向来往的人们传递着古往今来的文化。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