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打响 历时52天歼敌47多万人解放全东北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战役开始 历时65天歼敌55.5万人基本上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 中原地区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底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100万人联合发动平津战役 历时64天歼敌和改编52万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中国历史上十大战役
牧野之战,长平之战,垓下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城濮之战;萨尔浒之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历史上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
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消滅袁氏,統一北方,準備一舉統一天下。
此時荊州劉表剛死,次子劉琮繼位,不久即投降,劉備與劉表長子同率兩萬五千左右的兵力同守江夏。曹操率領著號稱八十三萬的二十五萬兵力直逼夏口,劉備派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合抗曹,於是孫權便派出三萬兵力以周瑜為大都督,一起抗曹。
曹軍多是北方人,不善水戰,曹操下令將船用鐵鎖繫起來,雖然士兵習慣了,但卻給孫ˋ劉一個大好機會,用火攻把曹操燒回北方,三國形式已成。
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曹操在北方奠定期統一基礎的決定性一役,也是中國歷史上由切斷敵方補給線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
董卓被消滅後,北方處於軍閥混亂的局面中。興平二年,曹操消滅呂布,建安元年,曹操將獻帝迎至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了兗州(音「滾」)ˋ豫州ˋ徐州和司隸校尉部。建安四年,袁紹滅了公孫瓚,擁有青ˋ冀ˋ幽ˋ並四州,勢力為當時最強。這兩大集團終於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爆發了大規模的兼併戰爭。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春,袁紹調兵十萬,進軍黎陽,妄圖一舉攻下許昌,消滅曹操。曹操只有兩萬左右的兵力,他抓住時機,先佔領一些戰略要地,並把主力佈置在許昌北面得官渡,以阻袁軍。接著又派兵東進,擊敗了與袁紹聯合得劉備,解除了後顧之憂。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二月,袁紹派顏良進軍白馬,自己親自率大軍駐黎陽,準備渡黃河,攻許昌。四月,曹操採納謀士荀攸的建議,率兵先到延津,偽裝要渡黃河襲袁紹得後方,然後突然突襲白馬,斬殺了顏良,解了白馬之圍,然後沿河向官渡撤退。袁紹派文醜渡河追趕,又被曹操設計擊殺。八月,袁紹進逼關渡,屯營幾十里。曹操也力營相據,雙方互有勝負。但時間一長,曹軍兵少糧缺,軍心有些動搖。十月,袁紹派淳於瓊押送軍糧智故市ˋ烏巢。袁紹得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向其獻計燒袁紹得軍糧。曹操當即親率五千輕騎假冒袁軍突擊烏巢,焚燒了袁軍糧草。袁紹聞訊,派兵進攻曹操的大本營,但沒能成功。曹操乘勝追擊,大敗袁軍。袁紹僅帶八百騎兵逃回河北。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肥水之戰
前秦南侵,東晉迎敵:東晉太元八年(三八三年),前秦
苻堅親率大軍傾巢出動,南下侵晉,「堅發長安,戎卒六
十餘萬,騎二十七萬,前後千里,旗鼓相望。......東西
萬里,水陸齊進」。十月,秦前鋒苻融(? -- 三八三)
等軍二十五萬先攻下壽春(今安徽縣),又分兵五萬屯駐
洛澗(得安徽懷遠西南)。東晉丞相謝安(三二○ -- 三
八五)乃命弟謝石(三二七 -- 三八八)、姪謝玄等率軍
八萬人迎戰,相方在洛澗相拒。
(二)奇襲格澗,草木皆兵:晉龍驤將軍劉牢之(? -- 四○二
)率勁卒五千襲擊洛澗之敵軍,剋之。苻堅和苻融登上壽
春城頭,遙望淝水彼岸之晉軍,但見「部陣整齊,將士精
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憮然有懼色
」。於是苻堅便遣被俘的晉將朱序(? -- 三九三)到晉
營勸降。朱序將秦軍情況密告謝石,謂「若秦百萬之眾皆
至,則莫可敵也。及其眾軍未集,宜在速戰,若挫其前鋒
,可以得志」。晉軍遂立即部署,從容應敵。
(三)秦軍後撤,晉軍大捷:當時秦、晉兩軍列陣相持於淝水兩
岸,晉軍不得渡,謝玄乃遣使要苻融令軍隊稍稍後退,以
便晉軍渡河決戰。苻堅等想乘晉軍半渡淝水時加以截擊,
遂麾軍後撤。誰知秦軍一退遂「制之不可止」,朱序等也
乘機在陣中大呼「秦兵敗矣!」。秦軍一時大亂,「(苻
)融馳騎略陣,馬倒被殺,軍遂大敗」。晉軍不斷渡河勇
攻,大獲全勝。
(四)苻堅兵敗,風聲鶴唳:在晉軍的追擊下,秦軍潰散四逃,
「聞風聲鶴唳,皆謂晉師之至」,晝夜不敢稍息,屍體相
枕,死亡大半。「(苻)堅為流矢所中,單騎遁還於河北
」,後來收拾殘兵,大概只剩下十餘萬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