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苏轼、苏辙能说是平顶山市的历史名人吗?

2021年06月06日 20:21:543370编辑

小编的回答是肯定的。理由是平顶山市辖区是苏氏兄弟“生前长往之地,死后久眠之乡”,详细论据,听小编慢慢道来。

苏轼、苏辙能说是平顶山市的历史名人吗?

一、在平顶山历史名人榜上,给苏氏兄弟留出位置的原由

苏轼、苏辙能说是平顶山市的历史名人吗?

1、从苏氏兄弟生前看

苏轼、苏辙能说是平顶山市的历史名人吗?

①苏氏兄弟虽生于四川眉山,一生更多的时间却在河南等地做官或被流放。每到一处,就把那里当成故乡。他们热爱故土,但由于他们的宽大胸怀,无论到何处,都能很快融入当地民众之中,即使是未经开发的蛮荒之地。有苏轼的诗为证:“自意本杭人”、“我本儋耳民”、“不辞长作岭南人”、“海南万里真吾乡”等,这些诗句充分表达了他对被贬地民众的眷恋之情。

苏轼、苏辙能说是平顶山市的历史名人吗?

②深深爱恋着平顶山市郏县这块热土。

从四川到东京汴梁(开封),必须经过汴洛古道上的郏县莲花山一带。苏轼每次路过莲花山,都要到附近的广宁寺看望寺内和尚、主持,和他们促膝长谈。这个广庆寺后由宋仁宗敕修,宋高宗赐名。

由上述看出,苏氏兄弟,四海为家,足迹遍布河南,把他乡当故乡,早把河南当成第二故乡了。

2、从死后葬于平顶山市郏县莲花山看

北宋绍圣元年,苏辙被降职任汝州(平顶山境内)知州,苏轼被贬到广东路过该地。兄弟俩有机会游览了当地风景,到郏县登临钧天台,北望莲花山,眼前出现酷似家乡峨眉山的景象:莲花山余脉下延,东西侧山矮而长,翠柏覆盖宛如两道黛眉,背靠嵩山奇峰,南临汝水,风景秀丽。由于与峨眉山相像,他们称此山为小峨眉山。当地“土厚水深”,很适合安置亡灵,是难得的理想葬地。于是二人约定,把此处作为人生归宿之地。

苏轼于1101年,从海南应召返回东京汴梁途径常州时,突发急病,不治身亡。苏辙悲痛欲绝,含泪撰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按苏轼生前嘱咐,将其灵柩安葬于小峨眉山。

苏辙1112年卒于许昌,其妻五年后辞世,按其遗言二人也葬于小峨眉山。此时苏氏墓地叫“二苏坟”。元代至正年间,建苏洵衣冠冢,此时改称“三苏坟”,与广宁寺及其后院的“三苏祠”合称“三苏园”。

从古至今,每逢春秋大祭和苏氏兄弟忌日,仰慕大文学家苏氏父子的海内外人士,云集三苏园,其盛况至今不衰。

由上述可见,苏氏兄弟虽出生四川眉山,但与河南平顶山市有不解之缘。

二、苏氏兄弟的简历及成就

苏氏兄弟是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氏兄弟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二位,其简历和成就分别叙述如下。

1、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苏洵次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词,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等。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独居风格,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曾任大理评事、翰林学士知制诰(二品)等职。因在新旧两党之争中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新党执政时遭遇“乌台诗案”,曾被贬黄州、海南等边远地界,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葬于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

2、苏辙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 ,汉族,北宋文学家、诗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与兄苏轼一起登进士第。曾任门下侍郎、尚书右丞等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等原因被降为河南留守推官等职,曾被贬至河南汝州(平顶山境内)等地。北宋崇宁年间,蔡京当国,再降朝请大夫(五品),后以太中大夫(四品)退隐,落户于许昌,号颍滨遗老。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风格淳朴。著作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被追认为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认其谥号“文定”,意思是:道德博闻、安民大虑。

苏辙葬于郏县小峨眉山苏轼墓旁。

总之,苏轼、苏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二人一生活动大部分时间在河南,尤其与平顶山汝州、郏县联系较多,死后苏轼、苏辙又葬于平顶山市郏县,其父苏洵衣冠冢后来也安置在此。故小编认为,在平顶山市历史名人榜中给苏氏兄弟留下位置是情理中事。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附注: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