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妖最近常看隋末唐初的历史,就不请自来啦~(本篇回答篇幅较长,请各位看官耐心观阅)
在隋末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凡是有些本事的豪杰无不想在这乱世分一杯羹,其中除了后来建立大唐帝国的李氏父子以外,还不乏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乱世枭雄,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建立了大夏国,割据一方的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
窦建德何许人也?他原是河北一农民,但是家里也有些资产,自称是东汉大司空窦融17世孙,辽东宣王窦拓玄孙,当然那时候起事的人都喜欢把自己身世说得显赫点。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急公好义言而有信,曾经为邻里乡亲做了不少事,所以深受本地人爱戴;而且他勇武果敢,敢一个人杀死数名抢劫的劫匪,任侠好义的名声远近闻名。于是他年纪轻轻就当了里长,可是不久就因犯法而被迫逃亡,直至隋炀帝大赦才回家。不久他父亲亡故,乡里给他父亲送葬的居然有一千多人,可见他当时的名声和品行都很优秀。后来他又应征入伍,因为勇武被封了二百人长,不久私放了杀县令的同乡,还唆使他在自己熟悉的高鸡泊招兵买马落草为寇静观时变,体现了他的反抗意识和一定的前瞻性。
好名声也给窦建德带来了灾难,当时落草为寇自立山头的张金称、高士达等人四处烧杀劫掠,唯独不去骚扰窦建德家的村子,于是郡县怀疑他和贼寇私通,杀死了窦建德全家,这也逼迫窦建德不得不反,投奔高士达。窦建德有大将风度,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也倾身接物,因此不论是谁家的兵都愿意投靠到窦的帐下,并且愿意为他誓死效忠,这也体现了他的领袖气魄和威信。
随着起义事业的壮大,窦建德的军事指挥才能也越来越突显出来。起义队伍的活动引起了隋朝中央的注意,并且派兵征讨,但是被窦建德使用欲擒故纵的计策击溃。接着隋政府又派名臣杨义臣来围剿,高士达不听从窦建德的建议导致起义军溃败,高士达伏诛,窦却得以逃脱。随后窦建德收编了原来各家起义军的部队,东征西讨,打了不少胜仗,更是用骄兵之计打败了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不少郡县望风而降。而且窦建德对于降将加以礼遇重用,尤其是当地口碑好或者才华出众的,懂得收买人心,可见他的政治手腕。这些因素让他割据河北,名震天下。
随后窦建德定都乐寿自立为王,治下百姓生活倒也过得去,而且他生活简朴,即使当了王了,也不穿着华贵的衣服,不贪图财物美色,相比较同样农民出身的陈胜和刘邦,在突然获得的巨大权利诱惑下,还能保持如此品质尤为难能可贵。
题中问窦建德为何能坚持六年,在当时诸侯割据的状态下,没有哪一方势力有能力立刻统一天下,即使是李渊父子或者鼎盛时期的李密也没有这个实力,而窦建德外交又做的不错,不和较为强大的势力产生直接冲突,采取远交近攻的方式对周边势力进行吞并,一步步发展壮大到了后期也是各路诸侯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同时窦建德手下谋臣良将很多,比如后来声名远播夷狄的大将苏定方,窦死后还给李唐政权造成极大威胁的刘黑闼,安内有方的裴矩,谋略过人的凌敬等等。
但是窦建德的缺点也很致命,他容易听信谗言杀害忠良导致无人可用,刚愎自用缺乏政治远见导致重大决策失误,还有为王者绝不该有的妇人之仁譬如没有杀李(徐)世勣,种种因素导致了他最终败在了李世民的手下,成为了李唐天下的一块垫脚石。
不过窦建德作为一个较为出色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在很多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他的所作所为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高度认可,为他兴建的窦王庙时至今日依然香火不衰,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他算得上比较杰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