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枣强属北直隶(京师)真定府冀州。而枣强县就是现在的枣强县。现在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南端,属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辖26个乡镇,其中6个镇、20个乡,6镇为枣强镇、大营镇、恩察镇、加会镇、马屯镇、肖张镇,20个乡为吉利乡、康马乡、门庄乡、滕村乡、孟屯乡、宅城乡、张秀屯乡、崔庄乡、卷子乡、娄子乡、张米乡、石村乡、金子乡、新屯乡、王均乡、唐林乡、流常乡、王常乡、臣赞乡、吉科乡。武遂乡这个称谓,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具体在现在的什么位置,还需要更具体的信息,比如距离县城的位置,或者什么庙、什么塔这样的地标建筑了。
三国演义中夺取对方大营有什么作用?算大胜吗?历史上也是这样战斗吗?
防守方大营建于地形险要之处,或两处互为犄角相互策应。进攻方大营选地形开阔处已取水屯粮便捷为宜。例如夷陵之战,陆逊层层设防阻敌前进,抓住盛夏刘备建营于茂林之处,才抓住机会火烧连营。街亭要道是蜀军粮道和退回汉中的必经之路,被司马懿一招攻破,首次北伐形式马上逆转。
历史上真实的博望坡是怎么样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
博望坡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为博望镇内。博望坡因西汉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封为“博望侯”于此,“博望”之名,由此而得。先为侯国,后为县,为店,为驿,为镇。
三国演义中,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把火火烧博望,使博望成为废墟,博望坡由此进入人们的历史视野。实际上,火烧博望坡(202年)不是诸葛亮所为,而是刘备所为。202年时,诸葛亮还在南阳卧龙岗躬耕陇亩,207年才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
博望古战场遗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树,高5.9米,粗2.2米,虬枝盘旋,木质裸露,相传为火烧博望坡时的唯一幸存之见证。此处曾出土折戟断镞和土层中烧坏谷物的灰烬,经考证为三国时遗物。看起来,当年火烧博望坡这场战役应该是真实的。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一个官吏之家,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公元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后于黄承彦丑女黄月英婚配,曾被当时人取笑,“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司马徽拜访刘备时说:“能了解当世事务局势才算是俊杰,此间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先生,你可以请他们来帮助你。”后来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你要亲自去请。”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极为高兴,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形势,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深感不高兴,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入幕刘备后,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的建立可谓呕心沥血。208年,为刘表之子刘琦避祸出谋划策。同年刘备败走夏口,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见孙权,并在最终说服了孙权,同意和刘备共同抵抗曹操。赤壁之战后,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孟达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至次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赏诸葛亮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221年,汉献帝被害,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自此,蜀汉政权正式建立。
222年,刘备在东征失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至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同年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蜀汉在南征中获得大量的资源,积累了北伐的基础。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日夜操劳下病殁于伐魏前线五丈原大营,诸葛亮的逝世是蜀汉政权的一重大损失。
“三分天下诸葛亮”,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存在,才导致了三国局面的形成,在未出山之前,诸葛亮便为刘备定下了隆中对的策略。在出山之后,诸葛亮帮助刘备从身无立锥之地到坐拥川蜀之地,后来更是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秉承刘备托孤之遗志。展开了两次北伐,虽然没有成功,最终诸葛亮实现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诺言,并不愧贤相之名,为后人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