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新野县秦杜营村的历史

2021年06月26日 13:56:044000编辑

秦杜营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王集镇境西北部,湍河西岸,北与腰店乡找张营村接壤,南连石头庙,东依湍河与东元村隔河相望,西与西张庄村和邓州市腰店乡曹营村相邻,辖秦杜营和于营两个自然村,总面积4.1平方公里,总人口3054人,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4845万元。

1.

  耕地面积396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芝麻、棉花、花生等,设施农业总面积600亩,产春瓜5700多吨,秋菜3469吨。有秦杜营小学一所,现主要提供一到四年级的教育,五年级和六年级需到赵庄口第二中心小学(原二初中)就读,主要企业有棉花加工厂1家,预制厂1家,2006年被认定为新农村建设乡级示范村,2007年实现自然村通公路,新建成的村部、敬老院、卫生室成一大亮点。[1]

姜村的历史

村名由来

“未闻垂钓盐河上,却道姜庄青史长”,这是江都诗人对二姜乡历史的见解。二姜乡的姜氏虽来源于渭水,但终因年代久远,难以详考。《中国姓氏大全》一书载:“姜氏分布极广。周初有姜尚,宋有姜夔。古代炎帝神农氏生天姜水,以水为姓:周始祖后稷之母名姜原。”《简明历史辞典》中记载:“姜尚姓姜名望,又称了牙。其祖原居东方,与禹一起治治水有功封于吕,以吕为氏,因周文王曾封姜尚专管军事的太师,故称‘师尚父’”。姜尚早年很穷,曾在今河南琪县宰牛卖肉,怀才不遇。

后听说文五求贤,遂到渭水钓鱼,果为文赏识,深得重用。因佐武王灭纣有功,封于齐,人称为“姜太公”。二姜姜氏自称是“渭水堂”,其门联为:“渭滨世泽,天水家声”。从这里可以看出姜太公是他们的远祖,他们是太公的一支后裔。据同在姜氏称,他们是在元末明初张士诚统治时,从苏州迁到江都的。

据传说在明代初年,有姜姓兄弟三人都居于此,后来老三参加朱洪武的队伍,随军南征,其子孙就落户在云南安顺市。二姜乡政府曾收到安顺市政协一封信,是姜氏后代到二姜来认宗的。古时姜家老大住在庄子东头,老二住在西头。久之,人们就习惯将东头叫大姜庄,西头叫小姜庄,又称大小姜庄。这庄子很大,有几百户人家,庄子中间有一条官巷,以巷为界分为两县。从明代到清朝,大姜庄属泰县(今泰州市),小姜庄属江都。抗战开始,为了便于领导抗日救亡工作,大姜庄才合并到江都,改名二姜乡,直到今日。

二姜乡已与周家楼村、郭村、原塘头镇合并为郭村镇,镇政府坐落于328过道边上的周家楼村。届时二姜乡改名为二姜村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