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热点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2021年07月11日 06:18:422830编辑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这首诗说了什么。这首诗有很多地方不太好懂,咱们先把它掰开了,揉碎了慢慢消化。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题目: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都督,古代军事长官。隋朝时把军区首长称作总管。唐朝继承隋制﹐其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后来朝廷又把总管府改为都督府,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唐代都督权轻﹐虽有加使持节之号(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但并不真正赐节。后来节度使又实授旌节,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代州即今山西忻州市代县,唐代称代州,后又改为雁门郡,在此设置雁门节度使。得青字,是说王维等人为赵都督饯行,在宴席上,有人提议分韵作诗,王维抓阄得“青”字,于是以“青”字为韵写了这首诗。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天上星星里的将星摇动,说明战争将要爆发。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史记·天官书》索引曰:“案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

《隋书·天文志》:“大将星摇,兵起;大将出,小星不俱,兵发。”

唐诗里经常以汉代唐,比如王昌龄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这里借指唐朝的骁勇将领。

又如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单于是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随着汉朝灭亡匈奴,单于这个称号也消散在历史的云烟之中。唐朝当时北方边患是突厥人,他们的首领叫可汗。

再如李白的《青平调三首》“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借汉代美人赵飞燕来指代绝代佳人杨贵妃;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首句却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所以这里的“汉地”指的是唐朝的军营,“柳条青”既指时间是春天,有暗含折柳送别,离别之情。但更重要的是此处还引用了一个典故。

汉文帝时,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命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保卫长安。由于周亚夫治军有方最后赢取了胜利,所以他的部队称为细柳营。这个典故是夸奖赵都督拥有一支精锐部队。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万里鸣刁斗”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刁斗,古代行军用具,斗形有柄,铜质;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把它写进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军营生活情景。中间又加一个“鸣”字,使人如闻军声,外加“万里”二字更显得声势浩大。

陉,音Xíng,即山脉中断的地方。井陉即井陉口,为太行八陉之一,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秦汉时为军事要地,是古代晋冀两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

“出井陉”可理解为由河北到山西,但从西安经河南绕河北再到山西代县,太绕;理解成从山西到河北,都走到山西中部了,向北就是代县,何必再绕井陉、石家庄呢?所以说这不是地理上要经过井陉。

那究竟为什么提到井陉呢?这其实又是以汉代唐的手法。楚汉相争,刘邦命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井陉之战,韩信背水列阵,带领不到两万军队大破赵军二十万主力,诛赵相擒赵王,名振天下。

这句实际上是祝赵都督赴代州能一帆风顺,旗开得胜,这也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凤阙”,汉代宫殿名,因为顶上有铜制凤凰而得名,此处又借汉说唐,用以指唐朝宫廷。“龙庭”,原指汉时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

这两句属于互文见义,因为无论“辞凤阙”或“取龙庭”,都需要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辞凤阙”在出征之前,“取龙庭”是在鏖战之后,可理解为诗句描写赵都督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岂学”是不应该学的意思。书生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却不能为世所用。年青的王维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所以借题发挥,把它作为对于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说了出来。

为何“以汉代唐”原因有二。

其一,本朝人叙写本朝事有诸多不便。古人为尊者讳、为长者讳,涉及讽刺、暴露一类的诗篇则不能指名道姓、直陈其事、直述胸臆。

其二,回顾历史,唐朝人毫不含糊地认为:无论哪一个方面,能与唐代相媲美的只有汉朝。唐代诗人喜欢以汉拟唐,也是唐代人对自己的高度自信和高度自豪。

因此“汉代雄风”“以汉代唐”就成了唐诗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