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明代《天工开物》中的《挖煤图》中的竹竿是做什么用的呢?

2021年07月15日 14:49:114020编辑

那是一根中空的竹竿,竹竿上端有烟火状,旁注“毒烟气”,用以导出煤窑中的毒烟气,也即今天称为瓦斯的东西,保持井下的连续作业。

原文见《天工开物》卷中《燔石第十一》之“煤炭”:

“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蠼拾取者。”

井陉石头村什么时候被命名为“于家石头民俗村”?

于家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的中西部,1998年11月1日,河北省民俗学会命名我村为"于家石头民俗村"。

于家石头民俗村

于家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的中西部,总面积10平方公里,居住400多户,1600多人,95%为于氏家族,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于谦官居至兵部尚书,皇封少保,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后遭诬陷被冤杀。其子逃往冀晋交界处娘子关外的南峪村隐居,后生有三子。成化年间,因生活所迫,于谦之长孙于有道迁居于现于家村。当时这一带榛莽丛生,荒无人烟,先祖靠开荒造田为主。于氏宗祠碑载:"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可见当时生存之艰难,创业之艰辛。后于有道生五子。自先祖于谦起,繁衍至今已有26代。于氏先人靠勤劳的双手,代代开山凿石,辈辈垒房盖屋,建造了规划有序、工艺奇特、粗犷豪放、独具特色的石头村落。

于家村有梯田2000多亩,房屋4000余间,街巷3500多米,井、窖、池1000余眼(个),石制用具2000多件,古阁古庙6座、戏楼6座(其中含古歌楼4座),碑碣30多块,桥梁4座,全部用本地石头修建了垒起。整个村里石街石巷、石房石院、石楼石阁、石桌石凳、石碾石磨,处处是石,家家有石,人人用石,到处一片石头天地。现在,基本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村旧景。整个村落蕴藏着光辉灿烂的石头文化,传承着丰富多彩的石头民俗,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天然石头博物馆。
1998年6月,河北省民俗学会的专家到我村进行考察,惊奇地发现:于家村"是一处建筑规模宏大,特色独具的石头民俗文物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在专家的指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广大群众进行了挖掘、搜集、整理和开发。1998年11月1日,河北省民俗学会命名我村为"于家石头民俗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文汇报、河北省和石家庄市的新闻媒体纷至沓来,相继报道,澳门日报更用一整版做了图文介绍。前来考察观光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中外游人络绎不绝,石头村已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于家村原名白庙村,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86年),因建村时当地有一白庙而得名。清初实行连庄制,以该村为核心组建白庙庄,白庙村便以于氏家族居住一村更名于家村。于家村在当地是一个较大中心村,在清初就建庄设乡,现为于家乡政府所在地。

于家村坐落在太行山麓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村靠山,山为村,绵延起伏的群山俨然是村里的天然屏障。村里人把东西南北四面的山,称为东岭、西垴、南坡、北寨。在东岭的山腰有一老虎洞,最近出土了一些石器和骨化石,据专家鉴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极具考古研究和开发价值。西垴顶部原有一座庙院,名白庙,庙内供奉隋末瓦岗寨农民起义领袖李密,现村西还有以李密命名的地名和屯兵遗址、遗物。该庙解放前被人烧毁,现遗址犹存。南山象一座屏风树立在村的正前面,山上长有从明代就禁伐的灌木林,遮天蔽日,郁郁葱葱,其中的黄栌(红叶)更是枝繁叶茂,景色独秀。每逢深秋,满山栌叶红烂漫,"风景这边独好"。整个南山林稠草密,鸟语花香,田野生活与山野景色交相辉映,宛若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北寨是于家村的制高点,形似一只欲飞的凤凰,站在寨顶环眺,井陉盆地尽收眼底。寨顶现还存有日本侵华时的炮台遗址,是一处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家村周围的山各有景观,登高望远,访古探幽,回味无穷

于家村的古村落东西长500多米,南北宽300多米,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先祖对选址十分考究,且非常注意"风水"。如今,先祖迁来时拱券的石窑洞仍保存完好,令人称奇的是,除站在南山上能见其窑洞外,其他任何方向都不能见其房影。后经数百年的发展,村落逐步扩大,但直到文革前,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村,村已近在咫尺且不见村,俗称"不到村口不见村",显得既安详又隐蔽,是块"风水宝地"。
于家的古村落有各式石头四合院近300座,四合院的房屋皆用石头垒砌,院子用石头铺就。院落的布局,房屋的建造,大门的设置都遵循一定的规矩。但在规矩之内,四合院、房屋、大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充分显示了于家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于家村的四合院各有特色,有的全为石墙瓦房,有的皆为石券窑洞,也有的瓦房窑洞混建。四合院大多为坐北朝南,正房建在三至五级的石台阶上,院落的大小、形状也各不相同,大多用石板铺砌,显得洁净雅致。院内还有石桌、石凳,石槽,小石磨以及石头阶梯,蓄水的石砌井、窖等,比比皆石。
于家村的古旧房屋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明清时期建的瓦房,现仍保存有近千间,青石墙,灰瓦顶,古色古香,雅俗兼备。另一类是石券窑洞,这是当地的特有建筑。窑洞墙宽近一米,用加工的石头垒砌,顶厚一米许,以天然石拱券。石头窑洞就地取材、无梁无柱、左拱右券、结构奇特、坚固耐用、美观大方、墙宽顶厚、冬暖夏凉,实乃民居之精品。

村里除了窑洞和瓦房外,还有一种界于两者之间的建筑,俗称"无梁殿"。无梁殿主体为石券窑洞,房顶或前檐扣瓦,屋内石拱券,屋外瓦飞檐,里看是窑洞,外看是瓦房,独具风采、别开生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有两座保存完好的石楼四合院,建于明末清初,占地两亩,房屋百间,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该石楼宅分东西两院,北高南低,布局独特,错落有致。正房下层为三室九间无梁殿,居室高大宽敞。登上二十一级石阶,即到楼上箧位(当地对楼房二层的称谓),房间开阔明亮。东西厢房是居室小楼和小姐绣楼,南屋为迎客厅。整个楼院高大宏伟、结构新颖,在这僻壤山村有如此建筑,并且该院家族在明清两代出过十二名文武秀才,着实令人叫绝。于家古村落的规划布局非常严谨,全村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街巷纵横交错,高低俯仰,总长七华里,街道名称也颇具城镇特色:东西称街,南北为巷,不通谓胡同。街宽四米,巷宽三米,胡同宽两米。所有街巷全石铺就,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乱石铺锦,形同碧玉。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风侵雨蚀,人行畜走,街巷石头磨的光洁如玉,锃明瓦亮。漫步在这石头街上,观赏两旁多姿多彩、形似城堡垒的石头建筑,使人感到别有一番情趣。

于家村是一个旱庄,于家人世世代代打井修池,把畜水作为头等大事。村里有石砌井、窖、池千余眼(个),形成了罕见的蓄水网络,因此,虽说是旱庄,但从未闹过水荒,实乃一大奇迹。

于家村虽居山野,但由于先祖于谦的影响,积累沉淀了众多民俗文化景观:文物古迹随处可见,民间花会丰富多彩,传说轶事神奇新颖,民俗民风古朴纯真。最具文化品位的要算石碑了,村规民约有碑,建学校、修祠堂有碑,打井修池有碑,修桥补路有碑,建阁庙亦有碑,明清以来共留下石碑200多块。虽经文革浩劫,但当时的干部群众仍保护了有价值的石碑30多块,体现了于家人深厚的文化素养。

另外,于家村的于氏宗祠、清凉阁、真武庙、观音阁、歌楼(戏台)、青山洞、石头民俗馆等10余处文化历史景观,各有特色。尤其让于家人引为骄傲的是,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清凉阁。此阁3层,为全石建筑,据碑载,是先人于喜春历时十六年所建,整个建筑不打地基,不用辅料,设计奇巧,结构独特。石头有的重达万斤,有的长过两米,石墙石顶、石梁石柱、石门石窗、石桌石鼎、石阶石栏,比比皆巨石,累累成石山。在古代条件下,如此巨大石块,宏大工程,由一人所为,实乃难解之迷。
于家村有戏台六座,仅明清就建了四座,除一座遗址外,其余都可供演出使用,本村已有300年历史的晋剧仍活跃其上。一个村有6座戏台,有300年历史的剧团,实属少有。村里在1998年建了"石头民俗博物馆",共有6个展室,展品均为本村村民提供,反映了于家村500年来的文化积淀。

于家人祖祖辈辈用勤劳和智慧造就了这座粗犷而精美的石头村,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一块豪放而秀丽的丰碑。走进石头村,可领略中国石头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可尽享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无比惬意。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