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养鸽的古老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越绝书》所载,“蜀有苍鸽,状如春花”。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已开始用鸽子通信,明朝时,我国的养鸽已具相当水平。直到清朝,我国已从国外引进了大批的优良名鸽品种。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殷墟发掘一座古墓,墓主为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
入葬年代约在公元前十三世纪末期至公元前十二世纪前期。距今已有三千二三百年。在出土的大量玉器中有一件玉雕鸽。此鸽用绿玉雕成,羽毛花色无法表现。它已从野鸽进化成观赏鸽。显著的特征是嘴很短,头圆,眼皮宽,已接近观赏鸽,与野鸽大异。它是现知中国观赏鸽的最早形象,野鸽被驯养应当还远在此之前。
相传我国楚汉相争时,被项羽追击而藏身废井中的刘邦,放出一只鸽子求援而获救。五代后周王仁裕(公元880-956年)在《开元天宝遗事》著作中辟有”传书鸽“章节,书中称:“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
”可见我国唐代已利用鸽子传递书信。
马尔代夫国家博物馆的历史是怎样的?
马尔代夫博物馆位于马累市中心的苏丹公园内,是在原来的苏丹王府邸基础上改建的,为一座三层楼房。馆内陈列着许多苏丹王朝时期的物件,包括宝座、皇冠、古炮、刀枪以及从侵略者手中缴获的武器等,还有古老的、制作精良的、图案优美的手工艺品,如石刻、木雕、漆雕等。这一切都反映了马尔代夫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展品中有一支锃亮的铜制长枪,上面的字迹清晰,握手处颜色发浅,这是马尔代夫民族英雄穆罕默德•塔库拉夫•阿里•阿拉扎姆曾使用过的枪。他曾用这支枪打死了葡萄牙侵略者的首领,继而全歼葡军,赢得自由和独立。此枪也是马尔代夫人民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