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今福建武夷山市东北七十里,接上饶县界。《清一统志·建宁府》: 蕉岭 “旧建砦于此。今有关”。
②在今广东蕉岭县城内。《方舆纪要》 卷103镇平县 “龙藏嶂” 条内: “ 《志》 云,县城内有蕉岭,今名桂岭,县治所凭也。
“长安”这个名字非常好听,古人为什么要改为“西安”?到底是谁改的呢?
长安没有改名,今天长安依旧在,只不过叫长安区,隶属于西安市长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建立之初,周文王时曾定都于此,筑设丰京城,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
公元前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镐京被焚毁,之后继位的东平王迁都洛邑,史称“平王东迁”。这个事件也标志着西周灭亡,东周开始,镐京随后也被废弃。
此后镐京所在的关中地区被赐给秦人,秦人在镐京附近的建都咸阳城。需要说明的是,咸阳和长安真的不是一个地方,咸阳在渭水以北,而长安则在渭水以南,不是一个城市,自从秦孝公之后,咸阳城2300多年以来从没该过名,至今陕西还设有咸阳市,在西安市的西北部。
汉朝建立后 ,汉高祖五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设都于此。两年之后刘邦又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未央,因地处长安县,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在整个西汉时期,长安一直是帝国的都城。西汉末年,长安城毁于绿林赤眉起义。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定都洛阳,长安被称为西京,称为作为帝国的陪都。
到了东汉末年,董卓霍乱国家,关东群雄起兵讨之,为了抵御各路讨伐的义军,董卓焚毁洛阳,将都城又迁回长安。后董卓败亡,曹操将汉献帝迎往许都。
此后的曹魏和西晋都将都城定在洛阳,但长安依旧是作为陪都,地位很重要。到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北魏、北周都选择在长安建都。
隋朝建立后,汉代修建的长安旧城几经战乱已经非常破败,于是隋文帝在汉代长安城的东南处选了一处新址,重建了一座都城,定名为“大兴城”。大兴城的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要由建筑学家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大兴城也成为唐朝长安城的基础。
唐朝建立之后,唐高祖李渊继续以大兴城为首都,并将大兴城的名字改回了长安,但这座长安和两汉时的长安已经不在一个地方了。唐朝时期的长安是长安城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也是最让中国人缅怀的一个时期。
唐朝末年,长安再度遭遇战火摧残,唐末军阀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在控制长安后重新修建了长安城。为了便于军事防守,韩建放弃了长安的外廓城,将原来的皇城作为新城,这也是长安历史上最后一次大建,之后的长安城没有再挪动过。(长安城变迁)
唐朝之后因为开封无险可守,北宋太祖皇帝赵匡胤曾想过定都长安,但是因群臣反对而失败,北宋相继在长安设立置陕西路和永兴军路。金代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元代设奉元路,明代设西安府。
此后清朝和民国都沿用了西安的称呼,民国时期曾一度重新启用长安市的名称,并准备将定陪都与长安,为此还成立了“西京筹备委员会”。不过随着抗争的爆发,国民政府担心长安守不住,于是将陪都定到了重庆,抗战结束后再度恢复了西安市的称呼。
不过虽然名称在不断变化,但这是都是市级和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的变化,长安城所在的长安县一直没有变。长安县的建制从西汉开始一直持续到2002年,前后共延续2204年之久。
(唐代的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东部属于万年县辖区,西部属于长安县辖区)
(到了2002年之后,长安县就变更为长安区,但长安的名号依旧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