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何谓文社火、武社火?

2021年08月06日 13:52:466760编辑

  左权小花戏

小花戏的产生和发展

小花戏的前身叫“文社火”。古辽州民间流行的艺术形式统称“辽州社火”。除“文社火”外,还有“武社火”、“小秧歌”、“喊大腔”以及“耍龙灯”、“舞狮子”、“跑竹马”等。旧时村中多立“社”(集体性组织),每年过了春节,由社首召集,排练节目,到元宵节在三官庙<封建时代供奉的天官、地官、火宫)前先祭袍,后沿街表演节目。
  十六日各路“社火”相互串村表演,十七日云集县城比试夺魁。人们以闹社火形式,一方面进行自娱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敬神,祝愿年岁丰稔,四季平安。

流传于当地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最受群众喜爱的,首推“文社火”。它起源的准确时日,志书未载,据老艺人回忆,”文社火”于清朝末年已在辽州盛行。
  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吸收了本地和外地姊妹艺术的优点,逐步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小歌舞剧。

文社火的每个节目,一般由两个12岁左右的男童表演,服饰化妆基本上是小生小旦(少量节目配以丑角)。舞蹈特点主要是扭,常用舞步是颤颤颠颠的“晓嚎步”。扮演女角的演员多舞“擦脯扇”,扮演男角的演员多持合扇。
  曲调大都采用当地流行的民歌,多为一剧一曲。常用的伴奏乐器是晋胡、京胡、大横笛笛、海笛、锣鼓镣、四块瓦、擦拉机(一种小型打击乐器)等。演唱的内容多是些有生活情趣的小故事。辛亥革命以后,“文社火”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一步,角色行当在生、旦、丑三小门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化妆上能区分人物性格。
  离城4O里的孔家庄村“文社火”的发展较有贡献。当时,该村有一批艺术人才,像已故老艺人关向阳、关秀阳等,能编善导,演员王兰田、王玉马、石束江等,舞的“随嚏步”别具风格,以表演《卖扁食》为拿手节目,影响很大。由于“文社火”将歌、舞、剧三者进一步融合提高,扇花中又出现了蝴蝶花,异常花俏新鲜、老百姓亲切地将“文社火”称之为“小花戏”。
  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代表剧目除《卖扁食》外,还有《放风筝》、《打秋千》、《摘花椒》、《打樱桃》、《卖菜》、《铲菜》、《游花园》、《回婆家》、《看觅汉》、《妓女告状》、《送小姨》、《金箍帽〉、《拿煞人》、《怀孩》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八路军总部进驻辽县麻田镇,随着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社组织及“文社火”之名逐渐消失,由“小花戏”取而代之,当地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文艺工作者,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改革与提高。
  内容上直接服务于抗战的需要;人物角色增加了青年男女、老人儿童等,改变了一贯男扮女装的旧俗,女孩子们开始登台表演;“隐咳步”发展成优美舒展的“三颠步”;单调的“擦脯扇”也逐步开合宛转,进一步发展为“蝴蝶扇”;舞蹈动作还从别的姊妹艺术里吸收了精华,丰富了自己,曲调也更加优美,伴奏乐器也有所增加;7服饰、化妆不再是单纯的小生小旦,而是按角色性格穿着彩服等,以上变化,大大加强了小花戏的表现力,群众称此为“新花戏”。
  这个时期流行的代表剧目有《四季生产》、《狼牙山》、《新告状》、《练兵》、《住娘家》、《送郎参军》、《秀英告状》、《刘邓大军南下》等。

从抗战到建国前这段时期的小花戏,按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和人民群众结合,一扫过去那些低级庸俗和封建迷信的糟粕,而成了清新、健康、思想性较高的民间艺术,它振奋人心,鼓舞斗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建国以来,小花戏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县里除每年组织规模较大的春节文艺会演外,还多次举办花训练班,促进了花戏的交流和发展。1954年,花戏艺人王全籽和王连籽表演的传统小花戏《卖扁食》,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民间艺术会演,受的好评。1958年6月曾成立“左权县红旗歌舞剧团”,上演了不少花戏剧目。
  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小花戏不仅继承优秀传统节目,而且有所创新和发展,如《放风筝》、《摘花椒》、《打秋千》、《打樱桃》等,经过加工改编,深受群众欢迎。在新编花戏方面,成绩也很突出,代表剧目有《新中国》、《爱国旗》、《工农联盟》、《歌唱合作化》、《劝夫卖余粮》、《新牛郎入社》、《一个老头四个姑娘》、《送棉袄》、《选稻种》、《太行新歌》、《娶女婿》、《采药》、《新婚路上》、《翠芬选亲》以及百人花戏《百花迎春》等,都是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好节目。
  尤其是近年来创编上演的《开花调》和系列花戏《太行颂》,赢得了专家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小花戏的表现形式

小花戏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形式基本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歌舞。演员根据唱词内容,配以象征性的舞蹈动作。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歌舞并重,或偏重于舞。
  如《开花调》、《摘花椒》、《打秋千》等。这种歌舞形式还可以组织人数较多的大型舞队,在乐队伴奏下,以整齐的步法和多变的扇花做出各种舞姿造型,参加重大节日的游行表演。

第二类是歌舞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有一定的戏剧矛盾冲突,构成了小戏形式。
  其特点是歌、舞、戏三者紧密结合。代表剧目有《打樱桃》、《卖扁食》、《菜哥》等。小花戏的舞蹈

一、飞舞多变的扇花。最有代表性的是蝴蝶扇,要求演员把彩扇舞动得起伏翩蹬,如同彩蝶在花丛中飞舞。目前以蝴蝶扇为主的扇花,已发展到5O余种。扇子是小花戏的万能道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
  各种五颜六色的彩扇,舞动起来讲究很多,扇法的开、合、转、动、静、速、慢,时而像飞舞的蝴蝶,时而像艳丽的花朵,眨眼如漏漏流水,瞬间似招展红旗,变幻莫测,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G0年代末期,地处太行山巅的左权县首次试种水稻成功,群众欢欣鼓舞,因此编演了小花戏《太行新歌》。
  舞台上10多名演员,各拿两把绿色彩扇,边欧边舞。合拢时上下轻点,好似插秧;打开时波浪翻腾,如同稻田一片葱绿,想像丰富,虚实相间,真实感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扇子是小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加强了小花戏的表现力,而且为小花戏美的艺术形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小花戏特有的风格。
  

二、起伏颠颤的步法。小花戏的舞步轻盈活泼,富有弹性,走、跳、跨、挪不下2O余种。其中最富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是每舞动一步,身体相应颤颠三下的“三颠步”。其要点是颤、颠、跳、蹬,再配以辅助性的动作扭、摆、甩,构成了奇特的韵味。颤。随着舞蹈脚步的起落,双腿膝盖屈伸要有弹性。
  颠。身体随着膝盖的颤,依次往脚跟、脚前掌、脚尖(脚趾部分)弹压,通过膝颤脚颠,使舞步富有弹性。

跳:在波浪起伏的一步三颠颤时,身体的重心变化和移动,形成明显的跳跃之状,使舞步起伏更加鲜明。

蹬:两腿交替向前迈步时,形成脚前掌的勾劲和脚跟的蹬劲。
  

扭:随着舞步的起落节奏,左右轻微的,或大幅度的扭动,要和颠颤协调一致,使舞步更加优美。

摆:在舞动过程中,以大臂带小臂,有规律地摆动,手过头为大摆,手在肩以下为小摆。

甩:手在向上摆动时,自然撩起,到达最高点时有股甩劲。通过摆和甩,使颠颤的舞步更加活泼。
  

上述7字“三颠步”步法是统一整体造型,缺一不美。其中颠颤是关键,要做到颤中有扭,颠中有跳,使颤、颠、跳、蹬、扭、摆、甩协调一致,有机结合,再和多种扇花配合舞动,构成了“三颠步”身躯起伏的颠颤形象。

三、舒展秀美、灵活多变的舞姿。到目前为止,经常运用并有固定名称的舞蹈动作有50余种,大部分动作始终贯穿了颠颤这一基本动律。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颠簸:随着颠颤的弹力,双膝大幅度的屈伸,使全身形成明显的起伏。

拧转:以腰部为基轴,在左右转身时,用灵活的拧劲,扭转成多姿势、多角度的身态,舞姿刚柔相济、优美俏丽。

晃首:头部或左右或前后摇晃,或反复划圆圈。
  传统花戏中的男角表演,特别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由于头部不停地划圈和晃动,帽冠前的英雄绒球也随着不停地颤动,给人以活泼、喜悦之感。

转肩扭。肩部前后交替摇摆划圆圈,腰胯随之扭动,使身形动作显得轻盈柔美。转肩扭和摇首晃脑巧妙结合,使舞姿更加谈谐、活泼。
  

三道弯:许多舞蹈动作体现出身体曲线形的美感。

手臂划圆:双手随臂同向或交替划大圆形,使身段舒展、柔美,给人以线条流畅的美感。

总之,小花戏的舞蹈动作通过腰、头、肩、手、臂的灵活多变,起伏跌宕,使舞步、扇花、舞姿三者协调配合,形成了小花戏舒展、矫健、朴实、俊秀的舞蹈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概括其舞蹈要点为:一步三颠膝要颤,上下起伏似彼澜,轻盈灵巧扭摆甩,拧身转体臂划圆,欢抖彩扇如蝶舞,神韵要随意境迁。

小花戏的音乐

小花戏的唱曲多采用历史悠久具有山乡风韵的左权民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小调(以曲调短小而得名),其次为“大腔”。
  小花戏的唱曲大部分选自小调,有很多小调,成为小花戏的剧目名、唱曲名。

小调多由两个乐句和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曲式较多、演唱时抒情明丽,亲切感人。如《有了心思慢慢来》、《歌唱合作化》。

这一类小调的结构比较方整,‘还有的是在两个乐旬或四个乐甸的基础上,将主旋律延伸发展,加以扩充,丰富了音乐形象,如《送小姨》每段歌词只有2个“七字句”,但因加进了衬词,使结构延展为加结尾的两段体曲式。
  第一乐段包括两个六小节的乐句,节奏与旋律均较平缓;其后为对比式的第二乐段,所配用的都是“哎咳呀”、“哈哈哈”之类的虚词,旋律欢快风趣。全曲兼具叙事性、抒情性与戏剧性干一体,脉络清晰,层次有序,体现了民间作曲家的卓越艺术才华。

大腔曲调较为复杂,演唱时宽厚宏亮,带有戏剧性的吼声,群众称之为“喊大腔”。
  大腔多由说唱音乐演化而来,因而叙事性较强,多带有虚词与拖腔。大腔比小调难学,故流传数量较少,但从其旋律特色和演唱方法来看,则有其独到之处。小花戏唱曲也采用了一些曲调较短的大腔,成为花戏的唱曲。

小花戏的唱曲除采用左权民歌外,还以民歌为素材进行创编。
  民歌实为小花戏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哺育完善了小花戏的艺术,小花戏又赋予民歌以活力。

小花戏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伴唱(即“帮腔”),这样既配合了演员的表演,又烘托了演出气氛。

小花戏乐队成员可多可少,乐器可增可减,这是由于小花戏视场地的不同、灵活演出的特点所决定的。
  但发展趋势是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以传统的民族乐器为主。有琐呐、竹笛、笙、板胡、二胡、三弦、低胡等(早期的晋胡、京胡后渐不用)。以后多以大提琴取代了低胡,并加入了扬琴、琵琶以及一些西洋乐器。

打击乐器有大小鼓,大小锣,大小擦、木鱼、碰铃等。也可加入一些西洋打击乐器。
  

小花戏的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在创新。如小花戏《放风筝》、《摘花椒》改编后,韵味更加浓郁,音调更加谐美。这种成功的尝试,为小花戏的不断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小花戏的脚本与唱词

小花戏的脚本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它来自群众之中,反映现实生活。
  如果把花戏脚本编联到一起,将是左权人民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画卷。

小花戏的脚本短小精练、主题集中,每出戏文字不多。

小花戏的唱词特点是:结构短小精悍,语言自然通俗流畅,形象生动,朗朗上口。

比如:蜡烛开花一根心,咱们二人一条命。腊梅开花耐寒冷,小酒盅量米不嫌你穷。
  《槐林会》

又如: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万年的松柏发了芽,过去是女方嫁男方,现在是男人娶到女人家。《娶女婿》

这些比喻式的唱词,很有感染力的。

语句结构一般多为七言句、五言句,但也有不等式的长短句唱词和运用一些虚词,去烘托和丰富曲调,抒发情感。
  如“呆呀呆”、“哎咳呀”、“呀得哟”等。

总之,小花戏的脚本和唱词,由于大量吸收了人民群众中的语言造句的精华,因而受到群众的欢迎。

小花戏是山西省地方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在左权一带广为流传,而且也流传到全省许多地方,并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
  晋中李明珍(一级演员)曾多次被邀请到北京舞蹈学院传授左权小花戏,从中央到全国许多地方的专业与业余文艺工作者,经常来晋中学习小花戏。199z年11月,小花戏《开花调》力挫群雄,夺得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大奖赛一等奖。同年12月,在全国第二届“群星杯”评奖活动中,《开花调》又荣获金奖。
  1994年9月,《开花调》应邀赴兰州参加了中国第四届民间艺术节的演出,载誉而归。如今,左权小花戏不但闻名大江南北,而且在国外一些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使这一传统歌舞发扬光大,我们建议:成立左权小花戏研究协会,聘请专家、民间艺人和企业家参加,共同探讨小花戏如何创新发展的问题,成立专业性的左权小花戏艺术团,各级领导和有关方面要继续给予支持,以使小花戏这一朵奇葩,开放得更加光彩夺目,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花戏”不属戏曲形式,而是流传在左权县、和顺县一带的一种轻盈、活泼的民间歌舞,因它产生于左权县,因而称“左权小花戏”。表演者均为十几岁的男女儿童,人人手持彭扇,边舞边唱。所唱曲调都是当地流行的小调,这些调子既是这种歌舞的一部分,又是可以独立的民歌。
  

“小花戏”曲调优美、流畅,易于感人,结构完 整,节奏鲜明。歌词以七字句式为主体,也有的十字句式。唱词也多以“五更”、“四季”、“十二月”为序列结构,所反映的题材,多系社会生活

“小花戏”代表性曲目有:《卖扁食》、《放风筝》等。

左权小花戏则集民歌、舞蹈和戏剧为一体,其舞步扇法一枝独秀。
  唱民歌、扭花戏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们尽情表达喜悦和抒发爱憎的艺术形式。

小花戏和左权民歌曾为左权赢得“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

作为民俗四大类之一的“文艺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侧面,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太原的民俗文艺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社火习俗就是其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
  

  社火,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那就是“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弄红火。”当然,民间的风俗,由于受到地域、历史、经济、交通的影响,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色。就拿这句民谚来说,在不同的地方,虽然同属太原地区,有着不同的传承内容。
  比如有的地方叫:“庄户人,要得乐,唱大戏,耍红火。”有的地方说:“唱大戏,耍红火,穷苦人盼的就是这。”也有的地方却是:“耍红火,弄红火,婆姨娃娃全家乐。”但是,综观其实质,原本是一个:红火,在劳动人民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对幸福的真挚追求。
  所以,红火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乃至于在千百年来,日趋丰富,日趋充实,日趋完美。

  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大致说来可分为日间红火和夜间红火两大类,但是,这两大类红火并不能截然分割,很多的红火可以在日、夜之间交叉进行,重复进行。
  而同是一个形式,同是一个内容,仅仅由于时间的差异,却产生出迥异的奇特效果。把这些红火的名称罗列出来,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不一而足。

  跑场秧歌和划旱船

  跑场秧歌是太原闹红火中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清之季年开始搬上舞台。
  但是进人舞台后,并没有影响它在正月十五的红火热闹中舞之于街巷,歌之于乡间的表演形式。即使是在今天的民间传统节日里,我们看到的旱船队中的人物造型“打渔杀家”、“刘三推车”、“刘海砍樵”、“白蛇许仙”等等,边走边舞边歌边唱,都是跑场秧歌以划旱船来进行街头表演的一种形式。
  

  跑场秧歌的最大特点是,群众熟悉,喜闻乐见,以简单的秧歌舞步,以划旱船的表演形式,以及独特的秧歌唱腔,在大庭广众之下民众同乐。

  秧歌与旱船这种熔舞台唱腔与街头表演于一炉的红火活动,一般由两人为一组,多组在一起进行表演。一人坐船(扮女性),上半身露在船中,并饰以假作的装饰腿足,盘膝端庄,上身不动。
  下半身,则以秧歌碎步,行走游动于场中。另一人扮作老船公,手持船浆,摇橹于旱船之前,巧做各种划船的动作。在这种街头村间的活动中,无论是什么传统剧中的什么人物和情节,除去唱腔之外,都要以船行的形式,秧歌的舞步进行表演。每当节日之夜,船船互相穿插游动,闪闪的船头灯,伴之以锣鼓的乐奏,民歌的娓婉歌声,以及围观观众的赞叹声、叫好声,勾面出一幅幅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民俗画面。
  

  铁棍、背棍、担棍、划棍

  棍的民俗文艺活动,也是太原传统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棍”,无论是极高的铁棍,一人肩背的背棍,两人肩抬的担棍,还是由四人抬起前后高低滑动的划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只不过由其活动形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别名之。
  

  铁棍,又称为抬铁棍,是一种较为大型的棍式表演形式。其底为上好硬木制成的矮桌,高二尺余,长六尺许,宽五尺左右,桌面下两侧一丈八尺长的抬杆一根。木桌中心以铁制的芯子,穿桌面插入桌面之下加以固定,上分三或者两股插座。表演者站立于插座的脚蹬上,身与丁字形铁撑齐,从下至腰间用白布裹紧固定。
  凡有三股插座的铁棍,可站立三位表演者,凡有两股插座的铁棍,可站立两位表演者。在这些表演者中,技艺较高的扮演主角,居中而高的铁架上,稍次者则分列较低的两侧。一般的铁棍高度为四米,抬起行走时达五米,但是,高而不危,表演者只有站的高,才能被远处的观众看见。
  

  在铁棍上进行表演的,多为十一二岁左右、眉清目秀、胆大心细的女孩子。她们分别扮饰古装传统戏剧中的巾帼英雄人物,较常见的有“穆桂英”、“白娘子”、“何仙姑”等等。早些年,铁棍上表演的也有一些十多岁的男孩子。他们分别扮演“老寿星”、“孙悟空”,动作较女孩子大胆而滑稽,诙谐活泼的表演,经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铁棍的表演者虽在高高的棍架上,出尽风头,但是高超的民间艺术家们并不是她们,而是在下面抬棍架和棍底的抬杆人。一般来说,每架铁棍有八个人抬着前进,这八个人都是棍艺高超的中青年后生。他们身穿一色传统的服装,红布裹头,或白羊皮手巾罩头,腰系腰带,前结蝴蝶结、马蜂翅。
  行进时舞步缓行,闪动腰际,使长长的丈八余的抬杆上下漂浮晃动,左摇右摆。根架上的演员们便随着抬杆的漂浮摇动,翩翩起舞。棍上棍下,节奏一致,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地方习俗浓郁,表演气势非凡,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成为年节闹红火中,人人爱看的民间艺术表演。
  

  说到背棍和担棍,乃是一种形式类似的棍式表演。

  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汉肩背一种专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下扎于腰,中搁于肩,上部为一个铁插座。上面的表演者,亦为八九岁的灵巧女孩。她站在三角铁架上的插座脚蹬上,三角架最上端的铁卡子卡其腰间。
  插座、铁卡和脚蹬,全用化妆的戏装包裹于里。一俟表演开始,背棍的青年后生,两腿略打弯,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女演员按下面的男演员所走的舞步,稍动腰际,轻甩两臂,手中的红绸缓缓,随着舞姿飘洒前后上下之间。

  担棍,与背棍大体相似,难度却要大一些。
  它由三人进行表演,下面一人与背棍同,上面两人,一肩一人,故名“担棍”。其绑扎法除比背棍多一个三角铁架,多加一位表演者外,其它一如背棍。

  背棍和担棍,往往是同一队表演,这是一种当地的习俗。这种表演队伍,一般为十人或二十人不等。他们按照既定的鼓点和步点在锣鼓喧天的伴奏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穿插于人群中,奔走于乡间村舍,颇受当地人的欢迎。
  

  至于划棍,多为棍式表演队伍的开路先锋。所谓划棍,乃是杠杆原理古老的应用。它由四个后生作为支点,抬起一根两丈余长的大抬杆,抬杆最末的下端,捆绑一块重物,抬杆最顶端为一个扎制的仙鹤、或龙、或凤,上面有三角铁架,铁架上用白布将一胆大的八九岁男孩坐缠于仙鹤等饰物上,身着剧中人的服装。
  而抬杆中间依前端饰物进行装饰。一待表演开始,划杆上下翻动,左右划出,表演者手持拂尘,前后左右甩打,一会儿与行人平行,一会儿高跃天际,惊心动魄,煞是好看。它往往是一大队棍式表演的先导,起着哄赶观众,为后面的演员开辟道路的作用。

  早年的各种棍式表演,多用于祭神祈雨的祭扫活动。
  为的是取悦于龙王雨师,给人间降下喜雨甘霖。当然逢年过节,尤其是正月初十至十五的元宵节,也要出动表演,但为次之。直至解放后,在移风易俗活动中,才成为节日喜庆的俗成活动内容。

  哑老背妻

  哑老背妻,是太原人闹红火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形式。
  由一人表演。上半身女装假下肢,金莲小脚装在身背后,表演时左右摇摇。下半身男装,著披黄袍,右手拄拐杖,左手握制作的长颈哑老头,假头上戴着白毡帽。至于演员本人的面部,则化妆成哑老之妻的面孔,形同电视表演中的猪八戒背媳妇。表演开始后,上半身妻不动,并时时低头看着哑老(假头)的面部,两只假手按在老翁胸前,表示亲呢。
  而哑老(假头)则点头晃脑,神态憨滑,或大步前进,或小步扭捏。表演出寻路、过河、上山、下坡、观望以及关照老妻等一连串夸张、比兴的舞蹈动作。充分再现了当地的民间传说,黎民百性为观看天上洛阳桥神仙聚会时的盛况,哑老背妻争先恐后的赶路情景。

  哑老背妻,是当地民俗文艺活动中的古老传统节目,乡民们对它熟悉、乐见,甚而至于能对每一个主要的动作,作出准确形象的表述和解释,足见其深入人心。
  当然,类似这种一人演两人的表演形式,并不是仅有哑老背妻一个内容,还有二鬼摔跤等。

武社火

  太原自古为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上,数不清的战争,使这块古老的黄土地,饱经战乱,同时也造就和陶冶了太原人的尚武乡风。年节下的另一种习俗活动“武社火”,就是这种尚武风俗的沉淀和缩影。
  

  所谓武社火,乃是由善于武术的习武之人和他们的弟子们组织进行的。这种节日红火的内容,既不似“哑老背妻”、“铁棍”、“背棍”等艺术的夸张和表演,也不似“太原锣鼓”、“跑场秧歌”,那样充满喜庆的节日气氛。它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地地道道的武术表演,有着悲壮的格调和剽悍的精神风貌,往往勾起太原人对自己先辈英勇善战,不畏强暴,保国护乡,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传统精神的崇拜和向往。
  

  每当武社火开打之时,往往伴随着密不透风的围观之众,它实际上是太原人最喜欢、最向往的红火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各种红火热闹所难以匹及的。

  武社火的表演者们,都是青一色的武装短打扮,身着紧身的民族武装,或黑,或青,或蓝,也有白如皓月,红如炭火的。
  至于头上有戴传统的英雄帽,有以青、红、白、黑等色的布缎罩头,可谓英姿飒爽,非同一般。他们伴随着古朴雄浑的鼓点,手挥刀、枪、剑、棍、十八般武器,真刀真枪绝不含糊。或有个人献艺者,或有二人对打者,或者三打一的,有时甚至有“群狼扑虎”的若干人围打一人的。
  总之,刀来棍去,枪到戟往,令人眼花镣乱,心跳不已。

  武社火的红火形式,曾中断一度时期,但是,近年来又复炽于年节、喜庆,甚至有再振昔日雄风之势。

武社火俗称耍拳(即武术),主要流行于县境东、南部。文社火(民国后期称小花戏)主要流行于西、北部,分生、旦、丑等角色,全由男童扮演。
  扮演者身着传统戏装,手拿扇子,边扭边唱,俗称“扮社火”。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