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热点

藁城到小果庄511新开的一趟线,最晚一班是几点(藁城出发)?

2021年08月08日 17:03:313190编辑

线路介绍:藁城区域; 5:30-18:30; 4.00元(空调6元,A卡有效,B、C卡无效,各种免费乘车证件半价乘车)。

藁城汽车站 - 北马 - 五里庄 - 职教桥 - 陈家庄 - 机场路南口 - 故献 - 双庙 - 庄合 - 观光路东口 - 九门园区 - 只照南 - 只照 - 九门南 - 九门 - 九门北 - 庄货头 - 庄货头北 - 禅房南 - 禅房北 - 贤庄 - 西只甲 - 张家庄镇政府 - 北龙宫南 - 北龙宫北 - 南贾同东 - 张家庄南 - 张家庄北 - 西蒲城 - 北蒲城 - 北蒲城北 - 平安养老院 - 李姚村 - 新圣服装厂 - 东慈邑东口 - 黄家庄西口 - 增村镇政府 - 增村 - 增村法院 - 杨马村东 - 南宋口 - 南桥寨 - 刘家佐 - 刘家佐北 - 小果庄 - (共45站)

朱允炆登基后,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为何如此着急削藩?

创业难,守业更难。朱元璋从一个要饭的草根,赤手空拳逆袭成大明的开国之君,励精图治,守业30余年。而他的接班人皇孙朱允炆,不仅没有守好爷爷给的皇位,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有守住。他一上台,就急急地开始削藩,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朱允炆为什么要否定爷爷布的局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朱元璋去世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些隐患朱元璋无疑是个很成功的皇帝,不管后世对他有多少的诟病。他的雄才伟略,他的深谋远虑,都值得他的子孙后代学习。

晚年的朱元璋,不辞辛苦,努力为孙子朱允炆铺路,铺来铺去,还是没有把路铺平。朱允炆的执政之路,荆棘密布。有两点最突出:

第1: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对父亲把皇位传给侄儿朱允炆,非常不满,朱棣更甚。

也许男人对皇位本身的魅力,就格外地向往。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如果说没有对皇位有过曾经窥视的心理,怕是说出来,有人会笑话!什么人啦?自己朱家的江山,想都不敢想?

所以呢,当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的那些儿子们就开始蠢蠢不安起来,每天都在思考自己当太子的可以能性有多大?父亲会不会让自己当太子?特别是燕王朱棣,满怀期望。

但是,所有儿子们的希望都成了肥皂泡,太子的位置最后给了朱允炆。对于自己的父亲,儿子们不能埋怨,也不能恨,但对朱允炆这个小子,他们还是敢恨的。

第2:朱元璋杀了很多开国大将,能带兵打仗的几乎没有。

朱元璋赤手空拳创业的时候,有一帮出生入死骁勇善战的兄弟,这些都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但是,在朱元璋执政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各种理由和各种借口,很多人都被皇帝砍了脑袋。

这些被砍脑袋的,有一部分也许真的犯了大错,必须砍。而有一些人不一定是真的犯了死罪,但是,朱元璋怕自己的孙子降不住他们,就找了些理由也把他们的头给砍了,算是给孙子的皇位扫清障碍。

障碍是扫清了,麻烦也来了。

朱允炆看到了隐患,他不得不削藩1398年,即历史上的洪武31年,操劳一生的朱元璋,带着对大明江山无限的牵挂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21岁的朱允炆在当年的6月即位,史为建文帝。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又没有治国的实践经验,他看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自然没法和自己的爷爷相比。等登上皇位最初的惊喜和新鲜过去后,他开始认真审视爷爷留给自己的江山,很有些不妙啊!

首先:自己的叔叔在各地就藩,势力还不小。

原来,在1370年以后,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陆续将自己年长大的儿子分封到外地当王,叫做藩王。

藩王每年享有皇室丰厚的年俸,同时还享许多领地的特权,并且每人还有3支辅助管理藩地的部队。当然,这个部队的规模也是有限制的,人数不得超过1.5万。说明白一点 ,这个藩王实际上可以说是小领域的自治。

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除了利用藩王来巩固边疆,国土,还避免皇子们都聚集在皇城串通闹事。

在朱元璋的晚年时期,皇帝很有些力不从心,对藩王的官束越来越松,这个直接导致各藩王的势力逐渐增大。

其次:自己的藩王叔叔根本就看不起自己。

史书有记载:有一次朱允炆正独自在皇宫行走,突然四叔朱棣出现了。朱棣看见左右无人,就对朱允炆说:“不意儿乃有今日。”说这句话的时候,朱棣应该是还拍了拍朱允炆的肩。

这种语气和行为,无疑充满了轻视和挑衅,这对于将要继承皇位的血气方刚的青年朱允炆,如何受得了?

朱允炆年轻,书生气,不会打仗,没有治国的经验,这些都是自己的藩王叔叔们轻视的根本原因。那些一个个做梦都想坐皇位的叔叔们,当然会轻视他。

朱允炆没有真正看清隐患,削藩的方法用错了的确,在藩王的问题上朱允炆却是看出了一些隐患,但是,他却没有用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

存在就有存在的客观因素,爷爷为什么要设立藩王?藩王现在的局面,看是有危机,在危机中给新上台的朱允炆又带来了转机。这一点,朱允炆却没有认真考虑。

因为新执政的朱允炆,在军事的战斗力上是弱项。自己的几个藩王叔叔都拥有自己的小队伍,让他们暂时互相牵制,给自己一个缓冲不是很好吗?

试想一下,如果在朱允炆削藩之前朱棣先造反,朱允炆的那几个藩王叔叔会不会帮朱允炆打朱棣呢?

肯定会!因为如果他们不帮朱允炆,朱棣造反成功的话,皇位就被朱棣抢走了,他们离皇位就更远了呀!

可是呢?朱允炆一上台就削藩,先把自己几个势力小的藩王叔叔给削了,一年之内,连削了5个藩王叔叔,把他们给气的不行了。

所以,后来,朱棣一发兵造反,他的那些被自己削了的叔叔就,站到了朱棣的阵地上,和朱棣一起来对付朱允炆了。

有儒家大臣的支持朱元璋在临死前,秘密召见自己的女婿梅殷,仔细叮嘱梅殷辅佐新君。在实际的工作中,朱允炆却把三位儒家老师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当做心腹,他们用不同的儒家思想来影响朱允炆。

黄子澄,在1385年举进士中第一名,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儒家大师。也深受明成祖朱元璋的赏视,在明太祖期间担任过很多重要官职。朱允炆上台后,任命黄子澄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

有一天,朱允炆问黄子澄说到:

“诸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黄子澄回复说:

“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

到了最后,黄子澄以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的典故,来鼓励朱允炆。

其实,周亚夫的强项,正是朱允炆的弱项。以周亚夫的事迹来鼓动朱允炆削藩,是不是有点纸上谈兵之嫌呢?!

偏偏朱允炆本来就有削藩之意,老师的鼓励更是加大了他消藩的砝码!

唉……

三少说:

皇帝确实是个高风险的职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