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明代河北卫所设置的相关信息:数量,分布情况等

2021年08月21日 06:40:5016490编辑

明代的兵制实行卫所军屯制。而河北及现在的京津地区是京师所在,大批军队驻守河北,并设置军屯,大部分军队的军卒就地垦种,携带家眷,世代繁衍,最终成建制的落籍到河北,成为河北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不亚于官方组织的移民。

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克元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为巩固北征的胜利,编定军役法,从京师到郡县,设立卫所。在要害之地,一府设所,两府设卫。5600人的军队为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50人为总旗,10人为小旗。创立了统一的卫所兵制。

河北是明代驻军最多的地区之一。仅驻地在今宣化的宣府就有屯守官军十万人。还有真定卫、山海卫、抚宁卫、北平都司17卫,燕王三护卫,总兵力大约20多万人。其中保定和真定两府设立真定卫,下属若干个千户所和百户所。

为了解决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军需物质,洪武七年(1374年)诏定屯田法,设立军屯,各个督司、卫所的士兵二分戌守,八分屯种。如真定卫各所,共设“军屯七十有二,坐落滹沱河沿河一带与真定、藁城、获鹿、栾城等州县,村社错设,军民杂居屯地”。

朱棣称帝后,将南京的一些军队调往北京附近。其中“迁大宁督司于保定”;移山西行督司所属诸卫军于北平。同时,消减藩王的兵权。“命令诸王军队量留随侍,余调赴北平”。永乐二年――1404年,在他“天子过河”之地,设立“天津三卫”,就是天子渡河之地的意思。

永乐十八年,北京城建成,“在南的诸卫多北调”。就是从南方向北京周边调拨军队。

据《明永乐实录》和《明史·兵志二》的记载统计:永乐时河北兵力达到八十个卫另二十余个守御、牧马千户所,比洪武年间增加了近三倍,总兵力不下五十五万人。

宣宗时,为防止北方少数民族南扰,又大规模向北部调兵,并向河北中部调兵屯田,以补军需。如宣德五年(1430年)拨神武右卫于真定府,军役六千余名,军屯300余处,坐落冀州、深州、晋州、南宫、衡水、保定、博野等州县,每屯兵卒二三十名、地数十余顷。赵县的杨扈、柏舍屯就是神武右卫左千户所的军屯。石家庄的翟营、留营、高营、东营、西营等村,都是明代真定卫千户所或百户所驻地,大多数村民都是明代军卒后裔。

在石家庄南翟营的《谭氏祖墓碑》记载:“始祖谭政明初从洪武帝北征,留真定卫南翟营军屯”。

石家庄市长安区南高营村,保留着《陈氏宗族题名记碑》,刻有陈氏七世祖戍驻真定卫的历史。“一世祖陈佑,扬州府高邮州昌平乡人。洪武元年元月投徐丞相麾下归附,从军豪拨真定卫中(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六月升总旗”。立碑人为嘉靖朝“真定卫前所百户陈策”。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