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生活

石家庄一学校开学没老师,校长说我也早就不想干了,这种问题你怎么看?

2021年08月24日 07:57:453040编辑

石家庄一学校开学没老师,校长说我也早就不想干了”,其实不仅仅是石家庄是这种情况,也不仅仅是乡村学校才缺老师。一部分城市的小学校也缺老师。

拿我所在的学校来说,前20年,这所学校每个年级就2个班,一到六年级一共12个班,可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住房由过去的福利分房,变成了自己购买,在学校的周围小区林立,很多家是农村的,为了孩子有个良好的教育,都咬牙在城里买了房子。我们学校又加盖了一栋教学楼,把以前的操场都侵占了。每个年级扩展到了15个班,每个班里的学生也高达90来个。

一个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的。胖点的孩子,自己座位上都占不下孩子丰满的身体。现在班容量做了限制后,班里也是60多个。

学生的人数剧增,但是我们这里曾经将近10年没有大规模的招聘过老师,也就是学生不包分配后的10年里,没有招聘过老师。老教师要退休,自然减员,但是也没有招聘新教师补充进来,所以那时每个学校的校长,最发愁的就是老师的问题。可是这个问题,你就是向上级反映,打报告要求分配老师,上级领导也给你解决不了,没有招聘老师,他怎么可能满足校长们的请求,只有学校内部解决。

怎么解决,只有找代课老师。最高峰的时候,每个班都是一个正式的老师配着一个代课的老师。

从开始的代课费每月二三百元,到现在的每月1500元左右。代课费可以说真心的不高。可是为啥还有的人选择代课老师,就是因为当老师可以办补习班赚点外快,并且这点外快大于工资,所以代课老师还是不难找到的。

这是城里的老师,再说说农村的老师。

尤其是偏僻点的小村,留不住年轻的教师,人家稍有点追求的,就会托人找关系调走进城了,就是进不了城的,也找个中心学校,或者离城近的学校。所以农村小学基本留不住什么年轻的老师。并且很多年没有招聘过老师,所以老师们就很是稀缺。但是农村小学生源少,国家给下拨的资金也少,那么学校连雇代课老师的费用都没有,并且农村的孩子也不上补习班、那么来学校代课的老师也没有动力,找个代课老师都费劲。

校长本事再大,也难为无米之炊,他也不能把所有的课都上了吧。

这就教育面对的实情。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育的投入加大,但是都是搞了基础建设,建了教学楼,买了教学仪器,给学校购买了大量的实验器材,各种先进的办公用品。唯独不给学校分配教师,那么你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不用老师们教,学生们就可以自己学会吗?

投入到教育的资金不少,但是真正用到老师身上的并不多,所以老师们的待遇很低。城市里因为种种的情况,老师们还有些额外的补助,显得收入多一点,城里老师的工作岗位还比较吃香点,能进城的也都挤着进了城。

农村小学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所以新招聘的老师留不住,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托关系调走了,就会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开学了,没有老师的现象。

教育讲究均衡发展,显然现在农村小学从各方面都远远不如城市小学,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肯定是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但是我想说的是,加大了投入是好事,但是这投入都是给学校置办了产业,而没有用在教师身上,那么它依然没有吸引力,也依然招不来优秀的人才。再先进的教学仪器也离不开老师的操作,没有老师,买那么多先进的教学仪器,盖那么多漂亮的高楼有什么用!

在民国时,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就是因为民国时,教师们的待遇很高,它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人才投入到教育行业,所以才会出现在战乱不止的年代,培养出来了很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来。

现在呢,很多人说都是学渣们来当老师了,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老师们的整体素质堪忧。虽然话说的有点过了,但是也不能说全无道理吧。每月2000元左右的待遇,我看是招不来优秀人才的。那些名校,为啥能够招聘到清华北大的博士们加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名校给出的待遇,配得上自己的付出,值得自己付出。

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想要招到优秀人才,想要留住老师,只有真正的去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谁活着也离不开真金白银,谁也没有在活在真空里。

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师节前,给将近1700万的老师带来福音,明确提出国家要在财政上落实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这个好消息令老师们很是精神振奋,也都期盼着能够落到实处,而不是向大家调侃的那样,成为“空调”,空欢喜一场。

加大了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师的待遇,自然也就吸引来了优秀人才。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

有的人常说,想当老师的多的去了,在职老师不想干,可以辞职,有的是想干的,都排队相当老师呢!先不说你能不能考上老师的岗位,我就说这就是围城效应,你不进去你不知道其中的苦呀!你进去了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请留言分享下吧。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