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川煤集团攀煤花山矿在打造“学习型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过程中,以“内聚力量,外树形象”为发展理念,使企业达到强基固本的同时,衍生出“三张名片”,为提升矿山形象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煤矿工人在以往的社会形象中,定位于“傻、大、黑、粗”,而矿区在他人的映象中是“脏、乱、差”,该矿的“历史”也不例外。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毛主席“圈点”的三线建设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齐聚这块被诸葛亮称为“不毛之地”的西南边陲(原渡口市,现攀枝花市),形成了“三线建设”时期,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历史留下了“先生产后生活”的格局,该矿在弥补历史遗留问题时,统筹兼顾,不断创新思路,为建设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建构和谐矿区、提升职工幸福指数谋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