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生活

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又造成了什么恶果?

2021年09月08日 14:19:533510编辑

说个鬼故事,北宋灭亡前71年时间内,没有一个武将担任过枢密使(宋朝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枢密院正长官)!

是的,你没看错,一个都没有!

这就是宋朝崇文抑武、以文驭武的一个表现。

至于,宋朝崇文抑武政策造成了什么恶果;

被金国人任意玩弄的宋宫后妃;

在五国城旅游的宋徽宗、宋钦宗父子;

在杭州高喊“臣构言”的宋高宗;以及崖山跳海游泳的宋末帝最有发言权。

01、重武轻文建隆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再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篡周建宋,正式结束五代(梁唐晋汉周)。

从五代到宋朝,武将的社会地位可谓是冰火九重天,直转急下。

在五代,武将才是天下的主角。

后汉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史弘肇曾说:

“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

言外之意,天下大事都是武将说了算,文臣别瞎掺和。

而后晋军阀安重荣更是直言不讳道: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这话更牛,在武将面前,皇帝也不算啥。

受此影响,当时人基本以从军为荣,就连不少文人也都弃文从武,弃笔从戎。

比如赵匡胤的儿女亲家,名将焦继勋(他的女儿嫁给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为妃)。

他本是一个读书人,他就曾大喊道:

“大丈夫当立功异域,取万户侯。岂能孜孜事笔砚哉?”。

而后,焦继勋弃文从武,成为一代名将。

这就是当时一个时代缩影。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02、赵匡胤的手段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汲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跋扈的经验教训,一方面提高武将物质上的待遇(宋朝武将的物质待遇很不错),另一方面开始剥夺武将兵权。

赵匡胤按照心腹谋臣赵普制定的“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二十字方针,开始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首先,剥夺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新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侍卫都虞候张令铎等人的兵权。

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故事。

杯酒释兵权剧照

接着赵匡胤提拔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担任中层将领,从而加强自己对中央禁军的控制。

而后,赵匡胤开始改革军制。

后周中央禁军制度是殿前司、侍卫司两个部门互相牵制;

赵匡胤加把劲,让两司变三司——殿前都指挥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司)。

三者总称三衙,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候,共计九员;

三衙的长官分别是殿帅殿前都指挥使、马帅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步帅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三者合称三帅。

三帅地位完全平等,没有谁高谁低,大家平起平坐,相互制衡。

好嘛,两朝并立一下变成了三国鼎立,看你们还怎么联合起来作怪。

但赵匡胤还觉得不够,他又在三帅之下又设制了“四卫”,即属殿前司的铁骑军(后改日骑,再改捧日)、控鹤军(后改天武),属侍卫马军司的龙捷军(后改龙卫)和属侍卫步军司的虎捷军(后改神卫),剥夺三帅兵权。

然后又在四卫下面再各设四厢都指挥使,再一层的剥离四卫的兵权。

宋朝中央军制

总之,赵匡胤将“兵权宜分不宜专”、“兵权专则事必变”的方针贯彻到底。

于是,三帅看似是禁军三个大佬,实际上兵权从制度上被一分再分,实际能掌握的权力非常小。

但这还是不够,赵匡胤认为,兵权如此细分,还是有危险,还得弄个部门制衡他们。

这就是枢密院,宋朝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中书门下为政府,又称东府;枢密院为枢府,又称西府),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

枢密院是宋朝皇帝调动、控制军队的核心机构和最高指挥机构,向皇帝全面负责军队的调防、战争的动员、战争的指挥等职责。

枢密院的出现,使得以三帅为首的将领,仅拥有了“握兵”之权,即仅负责平时训练、职守、迁补赏罚而已。

真正调兵之权他们一点都没有,要调兵,只能去找枢密院。

一旦战事发生,领兵出战的不是三帅,而是皇帝任命的率臣。

而枢密院看似是全国最高的军事统治机构,但它也仅仅不过是皇帝的一个喉舌而已,它只能接受皇帝的命令,然后由它发布由哪位将军具体统兵。

这样一来,枢密院与三衙统领各有所司,三衙虽然掌握禁军,但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枢密院有发兵、调兵之权,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

从而将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达到“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的目的。

因此后来北宋史学家范祖禹总结道:

“祖宗制兵之法,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年无兵变也。”

但赵匡胤还是不放心,他认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将领整天和底下士兵呆在一起,谁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迟早要出事。

于是在赵普的建议下,赵匡胤来了个狠招,实行更戍法,让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

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目的。

按理说,这都快要做到极致了,赵匡胤该放心了吧?不,他还不放心!

赵匡胤从军多年,对军队里的事非常清楚,很快他又找到了新的隐患。

这个隐患就是将军们身边的亲兵!

这些亲兵和将军同生共死,祸难与共,向来只知将军荣辱,不知朝廷大义。

比如他自己麾下的张琼、楚昭辅、苗训等人,为了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赵匡胤下令,无论是什么级别,什么程度的将帅,都绝对不允许拥有一定数量的心腹亲兵,大宋军队,严禁将领培养自己的私人力量,违令者斩!

就这还没完,赵匡胤针对完高级将领,还要针对底层将校和普通士兵。

赵匡胤鉴于五代十国时期兵骄则逐帅,将强则叛上的现象层出不穷。

赵匡胤三令五申,大宋全军上下,严格遵守“阶级之法”,一级比一级大,下级必须听上级的,最终使得全军“士卒知将校、将校知统帅、统帅知朝廷”,从根子上断绝犯上作乱骄横不法之心。

为了贯彻这条规定,赵匡胤不惜大开杀戒,仅见于史书记载的,赵匡胤就曾一次性杀二十九人,四十人,一百二十人。

这样一来,大宋全体将士,都知道在宋朝,皇帝永远最大,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要听皇帝的。

赵匡胤用这样的手段,牢牢的将军权握在了手中。

就这样还不够,赵匡胤开始大力提高文臣的地位,改变五代重武轻文的风气。

乾德三年(965年),赵匡胤发出最高指令——

“宰相须用读书人。”

由此掀起一场读书运动,宋朝读书蔚然成风,就连大字不识一个的禁军大将党进也开始掉起了书袋。

宋朝武将地位急剧下降,文人地位开始节节攀登。

03、赵光义的手段赵匡胤在位期间,由于宋朝还没有统一中原,因此武将还有发挥的空间。

等到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赵光义马上“方欲兴文教,抑武事”。

尤其是自从赵光义收复幽云十六州失败后,开始执行守内虚外政策,武将失去用武之地。

于是,赵光义开始了彻底的崇文抑武政策。

文臣社会地位继续提高,武将权力继续剥夺。

由于,赵光义军事水平拙劣,在军中严重缺乏威望。

因此,他对武将猜忌之心非常重。

宋太宗赵光义画像

赵光义曾公开宣称: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他开始想方设法地限制在前线带兵打仗的武将权力,让武将变得听话。

赵光义曾说:“朕选擢将校,先取其循谨而能御下者,勇武次之”。

赵光义,坦言,自己选用武将的要求首先是要听话,其次才是会打仗。

怎么才能让前线武将在作战中老实听话?

赵光义觉得,赵匡胤的方法很好,要贯彻执行;但还不够好,还要继续强化。

赵光义又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绝佳的办法就是阵图。

每次打仗,皇帝令人制造一幅阵图,武将该怎么指挥,全按阵图来。

一旦违背阵图,打赢了还好说,打输了就是重罪。

赵光义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剥夺、削弱武将军事指挥权,使得武将成为阵图奴隶。

雍熙四年(987年)五月,赵光义制作了一幅《平戎万全阵图》。

在赵光义大力倡导下,宋朝正式确定了“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的祖宗家法。

问题在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再好的阵图都无法准确应对战场形势。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飞语)。

这些阵图成为宋朝武将的枷锁镣铐,极大地束缚了宋朝武将发挥空间,削弱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

因此,当时就有人劝阻赵光义。

端拱二年(989年),知制诰田锡就劝赵光义说:

“既得将帅,请委任责成,不必降以阵图,不需授之方略,自然因机设变,观衅制宜,无不功成,无不破敌矣!”

但赵光义不听,依然坚持己见,并形成制度。

从此,崇文抑武已经成为宋朝皇帝奉为圭臬的国策。

到了宋仁宗时期,武将的指挥权进一步被剥夺,军中真正掌握兵权的是文官,外戚、太监,武将大多都只是副手。

04、枢密院正副长官北宋崇文抑武有多严重,从枢密院正副长官的分布,就能管中窥豹。

枢密院正长官是枢密使(或称知枢密院事、签枢密院事等),副长官是枢密副使(或称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等)。

按理来说,如此重要、且专业性极强的军事机构应该由武臣来担任。

然而,在宋朝以文驭武政策下,反倒是文臣数量占压倒性优势。

北宋总共有9位皇帝,其任内枢密院正副长官文武分布如下图:

北宋枢密院正副长官列表

宋朝枢密院正长官总计有73人,其中文臣出身的有54人,武臣出身的有18人,太监出身的有1人(童贯),文臣占比73.9%,武臣占比24.6%;

宋朝枢密副长官总计有129人,其中文臣出身的有108人,武臣出身的有21人,文臣占比83.7%,武臣占比16.2%。

从时间上看,更夸张。

文臣出身的枢密院正长官独自任职时间为91年,武臣仅为59年,文臣与武臣共同担任枢密院正长官时间为16年;

换言之,文臣任职枢密院正长官时间长达107年(北宋享国167年,占比64%);

其中从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到北宋灭亡的靖康二年(1127年)的71年间,武臣从未出任枢密院正长官。

武臣枢密使是一个大写的0!

文臣出身的枢密院副长官独自任职时间为121年,武臣为18年;

文臣与武臣共同担任枢密院副长官时间为27年。

换言之,文臣任职枢密院副长官时间长达148年。

其中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到北宋灭亡的靖康二年(1127年)的60年间,枢密院副长官基本被文臣垄断。

期间只有英宗朝和神宗的郭逵、以及钦宗朝的种师道担任过枢密院副职。

然而,郭逵任职期间,长期镇守地方,实际在枢密院任职时间非常短。

而且他担任副职时,枢密使是文彦博,枢密副使是陈旭、吕公弼,每一个人都比他强势。

种师道担任枢密院副职时,北宋即将灭亡,他在枢密院的作用可想而知。

整体来说,宋朝枢密院,武臣出任正副长官不仅人数逐年暴跌,而且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小,武臣基本沦为摆设。

更可怕的是,在担任过枢密院正副长官的武臣中,大多都是虽有军职身份却无武将之实的潜邸心腹。

比如王显、柴禹锡、赵镕、张逊等人,大多都是谨小慎微的无能之辈,几乎没有战场经历,没有独当一面,指挥作战,军事水平十分拙劣,只会向皇帝告密、只会贪财好色。

因为他们只是宋朝皇帝的侍卫、家奴、看门狗,而不是合格的将军。

而像曹彬、狄青、王德用这种军中悍将任职枢密院,堪称是凤毛麟角。

就算有,他们也饱受皇帝猜忌、饱遭文臣排挤,最终郁郁不得志。

作为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宋朝竟然基本都是由不懂打仗、军事水平拙劣的文臣掌控,武将完全就是文臣的陪衬!

这个奇怪的现象,完全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及每位宋朝皇帝推行崇文抑武、以文驭武的恶果。

05、重文轻武在宋朝几位皇帝坚决贯彻崇文抑武政策后,民间尚武精神被彻底剥夺,武将开始受到全社会的鄙视。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宋朝士兵成为了百姓口中的“贼配军”。

社会精英人士纷纷以从军为耻,这个现象从赵匡胤时期就已经有苗头了。

开宝五年(972年),赵匡胤在赵普的推荐下任命文武双全的辛仲甫为益州兵马都监。

可辛仲甫竟然拒绝上任。

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文官,不该去当武将,当武将非常丢人。

最后还是赵匡胤好说歹说,才说服他上任,任期一结束,辛仲甫马上就转为了文官。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的状元陈尧咨,文武双全,箭术超群,当世无双,人称小由基。

他经常在家练习射箭,结果他母亲骂道: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陈尧咨出身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大哥陈尧叟也是状元,二哥陈尧佐是进士)

然后,他母亲痛打陈尧咨一顿,并毁了他的金鱼箭袋。

后来宋真宗有意让陈尧咨转为武职,并承诺会让他担任节度使(这是宋朝武将的巅峰官职)。

陈尧咨断然拒绝,坚决不从命。

宋仁宗赵祯画像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陈尧咨因为被政敌攻击,改为宿州观察使。

他母亲又大骂道:

“汝策名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为名臣,汝欲叨窃厚禄,贻羞于阀阅,忍乎?”

在他母亲看来,陈尧咨去当武臣简直就是有辱门庭,无颜面见祖宗。

范仲淹剧照

庆历元年(1041年),宋朝在好水川大败,宋仁宗为了激励士气,突然下令将范仲淹、韩琦、庞籍、王沿四路主帅暂时由文官转为武官,担任观察使。

范仲淹马上反对道:

“观察使班待制下,臣守边数年,羌人颇亲爱臣,呼臣为龙图老子,今退而与王兴为伍,第恐为贼所轻”。

范仲淹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他却不能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武官。

06、文官排挤在宋朝,有一句名言,

“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

意思是,武将再厉害,哪怕你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也没有文人中个状元来得风光。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宋朝文官对武将的蔑视、排挤司空见惯。

宋真宗时期,寇准曾和曹利用一同担任枢密使,寇准经常指着曹利用的鼻子骂道:

“君武夫耳,岂解此国家大事?”

你就是一介武夫,懂什么国家大事?

宋朝名将狄青担任枢密副使后,宰相庞籍就轻蔑地称他为“赤枢”。

宰相看不起狄青就算了,就连微末小官也看不起狄青。

狄青第一次去枢密院上班时,迎接他的一个小官,当面不耐烦地骂道:

“迎一赤老,累日不来!”

与狄青共同担任枢密使的王德用也不例外。

宰相文彦博和富弼等人完全视他这个枢密使如无物,就连立太子这样的大事也不跟他商量。

当时,王德用发了句牢骚:

“置此一尊菩萨何地?”

欧阳修画像

结果欧阳修听说王德用发牢骚后,公开对人:

“老衙官何所知?”

在宋朝,哪怕是岳飞这样的千古名将,一代战神,也不过是文臣口中的“区区一岳飞”!

轻蔑之后,接踵而至的是排挤,宋朝文官对武将排挤可谓是丧心病狂

欧阳修公开宣称:

“大凡武臣尝疑朝廷偏厚文臣,假有二人相争,实是武臣理曲。”

在欧阳修看来,宋朝武将和文官不起争执还好,一起争执,错的肯定是武将。

以北宋最知名、最能打的名将狄青为例。

庆历四年(1044年),宋仁宗想提拔狄青为渭州知州。

言官余靖三次上书反对,反复强调的都是一个道理:

“青,武人粗暴,不可兼知渭州。”

皇佑四年(1052年),狄青平叛有功,宋仁宗想晋升狄青为枢密副使。

文官们又列出五条反对理由:

第一,狄青出身行伍,不能当枢密使;

第二,文官耻于狄青同殿为臣;

第三,狄青担任枢密使会让敌人看不起;

第四,这会动摇人心;

第五,违背祖宗家法。

而在狄青担任枢密使四年期间,文官对他的排挤、猜疑,无孔不入,弹劾狄青的奏章数不胜数。

光欧阳修一人就连上三道奏折。

由此导致一代名将狄青在枢密使任上碌碌无为,最终被弹劾罢相,郁郁而终。

另外一个枢密使王德用也不好受。

王德用脸色比较黑,人称“黑王相公”,正好赵匡胤也是个大黑胖子,宋朝文官就以此为由,不断地弹劾他心怀异志,有意谋反。

王德用又惊又惧、又气又恨,辩白道:

“貌类艺祖(指赵匡胤),盖父母所生。”

这样的辩白,在文官们的抨击下,是苍白无力的。

最终,王德用也和狄青一样,被迫退休,抑郁而亡。

最后,分享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宋朝后,问宋朝降将:

“尔等何降之易耶?”

你们投降为什么这么容易、这么爽快,有如过江之鲫?

宋朝降将们淡然回答道:

“每优礼文士,独抑武官,臣等久积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而送款也。”

历史何其无情,历史何其讽刺!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