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生活

行程码是怎么知道你去过哪些地方的呢?

2021年10月04日 08:46:424150编辑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目前去很多地方都需要出示行程码,行程码会记录最近14天大家曾经到过的地方。

不过看到这个行程码,很多人都非常纳闷,自己从来没有申报过自己到哪个地方,那为什么行程码会知道自己到哪些地方呢?它工作的原理是什么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就要先了解一下行程码是怎么来的,是由谁开发的,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行程码是谁开发的?

行程码是在2020年的2月份开始出现,这个行程码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推出的公益性行程查询服务,最开始的时候是通过短信查询,后来升级到扫码查询,再后来行程码就升级到了覆盖全国范围的一个系统。

国家推出这个行程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大家的行程,从而判断大家有没有到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通过行程码可以及时发现漏报、隐瞒曾到过疫情地区的相关人员,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这对促进疫情的防控是非常有帮助的。

2、行程码是怎么知道大家曾经到过哪个地方?

行程码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分析手机信令数据和话单数据来判断大家曾经跟哪个城市的基站有过联系。

大家在使用手机的过程当中,无论是通话,发短信,还是上网都需要连接到基站里面,而每个基站的具体信息,包括位置、编号,运营商都清清楚,一旦大家到某个地方上网或者打电话那么就跟基站有联系,这时候基站就会记录到大家的信息,所以运营商可以清晰地知道,大家曾经到过哪个地方,这些数据会上传到行程码系统当中,只需要扫码就可以看到最近14天大家曾经到哪个地方。

3、行程码也有误判的时候,这怎么回事?

虽然行程码可以准确的判断大家的具体位置,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误差,比如有时候自己明明到一个城市却没有记录,而没有到另一个城市却被记录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明明到了一个城市,但行程码就没有记录这种情况。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行程码并非你到每个城市都会记录系统,而是以你在当地驻留的时间4个小时为判断条件。

比如你到了某个城市打电话或者上网,第1次是在中午12点,这时候系统就会记录一次,然后到了下午4点,你仍然在同一个城市上网或者打电话,期间并没有接入其他城市的基站,这时候系统会记录第2次,从而判断你在这个城市驻留4个小时以上。

但如果你在某一个城市驻留时间少于4个小时,系统就判断可能你只是路过,比如开车或者坐火车经过而已,这时候就不会被判定你曾到过这个城市。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只是到了某一个城市的周边,这时候你仍然用原来城市的基站,所以不会被记录到。

比如惠州的惠阳离深圳很近,我们去惠阳的时候即便在那边呆了一天以上也不会被判定曾经到过惠州,因为我们所去的地方离深圳并不远,信号仍然接入深圳的基站。

再来看一下自己明明没有到一个城市,但却被记录了到底怎么回事。

目前有很多网友的反应自己在原来的城市呆着好好,但行程码上却出现了自己曾到某个城市的记录,这让很多人非常纳闷,自己都没到过这个城市,怎么系统会记录呢?

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信号交叉覆盖。

现在很多运营商为了增强信号提高通信质量,在相邻的两个城市会执行信号交叉覆盖,这意味着大家的手机有可能接入本地的信号塔,也有可能接入相邻城市的信号塔,如果接入相应城市的信号塔就有可能被定位到相邻的城市里面去。

第二、系统出错。

从很多网友反映来看,真正是因为信号交叉而导致异常的并不多,比如有的人明明是在深圳,从来没有出过深圳,但行程码上却出在内蒙古,这是天南地北的差距啊。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里面就是系统出错,这种错误特别是对于中国移动用户来说更普遍。

但至于为什么会出错,运营商也没有给出准确的解释,如果大家从来没离开过本地,却被定位到异地,大家可以通过打运营商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如果运营商核实大家确实没有到过某一个地方,但行程马上却出现了,可以要求他们删除掉。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