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经济来源不稳定子女外出务工的确带来了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但是单靠外出打工子女的给父母的支持还不能给予父母充足的经济支撑。在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老人按当地标准平均每月的日常费用都在200—400元。老人们平时除了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以外,还有求医问药的费用。此外,有些子女外出务工而将小孩留在家中由老人照顾,这也增加了老人们的负担,平时还要给孙子、孙女一些零用钱。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也不稳定,在调查中50%—60%的老人的经济来源都是不太稳定或者一般。老人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子女给钱,部分老人还靠自身劳动来维持生计,而只有个别老人靠退休金维持生计,拥有养老积蓄。2、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老人的医药支付能力较差,部分老人生病时缺乏生活照料。大多数老年人一般体弱多病,普遍患有慢性病。虽然子女外出务工增强了老人医药支付的能力,负担起了老人大部分的医药费,但一旦生了大病昂贵的医药费也让子女整个家庭难以支付,存在着“生得起病。拿不起药”的现象,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调查中,绝大多数老人出于习惯或现实经济状况考虑没有做过健康体检。在医疗保障方面,大部分老人都无任何医疗保障。留守老人由于子女不杂身边,无人照顾,往往在突发疾病时得不到及时抢救,生命时常受到威胁。同时有些留守老人难以自己照料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3、大部分留守老人情绪稳定,但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老人是对大的伤害大部分留守老人对于子女外出务工表示理解与支持,认为在家难以谋出路,现在通讯方便,外出侄女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同时,对于目前的生活都普遍表示出较满意,因为老人们习惯将现在的生活与过去艰苦的生活相比较。但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是留守老人面对的最大精神问题。老年人一旦面对“空巢”,会觉得自己存在不再具有价值。随着老年人年龄逐渐增大,对子女的情感依赖也不断加强。然而,及至老年正需要儿女做依靠的时候,儿女却不在身边,心头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怜等消极情绪在所难免。4、留守老人的娱乐活动过于单调,一般除了看电视、聊天以外,老人们就没有什么其它的消遣的方法了。而一些老人甚至为了省电连电视都不看,也有些老年人表示在家中电视都是由孙子或孙女控制,而所看的电视节目都是老人们不感兴趣的。同时,当问到老年人是否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多数表示没有必要。而想进行一定体育锻炼却没有条件,没有完善的体育设施,而所在村也没有老年活动室或者老年协会组织。5、在养老居住模式选择上,大部分留守老人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老人们由于传统与经济状况的原因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都认为在家中养老各方面都比较便利,同时希望子女能常常回家看看,陪自己聊聊天。而且在家养老的费用较老年公寓等要低。四、“空巢”家庭产生的原因当前中国的“空巢”家庭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在社会关系、政治参与、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了来自社会不同程度的排斥。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导致“空巢”家庭的产生呢?笔者根据调查,总结如下:1、迫于生计或为了获得更好的求学机会,子女不得不外出务工或学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水平的提高,东西部差距的加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前往沿海及大中城市务工,他们认为外出务工能够比在家种地更可能获得广阔的收入,从而提高生活水平。这是“空巢”家庭产生的最重要及最普遍原因。2、老年人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代际间的生活习惯也是造成老年人与子女分开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年轻一代多追求生活享受,而老年人多是艰苦朴素,从而老年人与子女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存在着差异,因而为了避免生活上的矛盾与摩擦,老年人宁愿选择单独生活在一边。3、婆媳矛盾无法避免,老人认为与子女分开居住既可以避免因家庭矛盾引起的争吵,也可以避免影响子女繁忙的工作。这也是导致分家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