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这也应该算是这两天最值得关注的话题。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对于这件事情,只能谈点个人的想法。
首先我要说的是,此项决策非常果断。大家也都知道,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是越到冬天越发猖獗。加上农村的自然生活习惯,冬闲之后喜欢聚集,也有外出务工回乡过年的人员,这就是一个滋生疫情的客观条件。这次河北发生的疫情主要就在农村。感染病毒人群农村占了70%以上。所以讯速整村转移村民集中隔离,腾出他们的居住地彻底进行消毒杀菌,这是从传播源头上着手,也是对村民的生命负责任。
如果认为暂时的抛家,担心家里面造成各种损失,这是很狭隘的想法,没有什么比生命孩更重要的。
相信党和政府会给异地隔离的乡亲们进行妥善安排。无论如何,大家能迅速的离开了疫情发生的高风险区域,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命保障。相信政府也会集中最好的医疗条件,帮助乡亲们筛查病情,使老乡们得到及时救治。
最后祈愿河北平安,石家庄平安,藁城平安,全国人民都平安!
石家庄老人在疫情期间外出,被绑树上辱骂,值勤人员过激了吗?
这是发生在河北石家庄藁城区南营镇水范寨村的事情。
本月18日,南营镇的一名老者烟瘾上来了,要到水范寨村买烟,被村口执勤人员给拦住了,不让进去,但是曹某执意要进入村子。一言不合就上手了,几名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村支书的指挥下,就把曹某给绑在了树上,视频曝光后,引发各路媒体的争相转载和网友们的热议。
这段视频我看过了,整个被绑的过程中曹某一言未发,只听到红马甲志愿者在训斥的声音,中间掺杂着爆粗口的语言。
对这件事我是这么看的:
作为高风险区藁城区的所有居民都应该服从疫情防控的要求,这是责任也是义务说实在的,藁城这两个字中的藁,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很多人可能不认识这个字,也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这段时间以来,石家庄的藁城区引爆了河北境内新一轮的疫情,使得很多地方的民众人心惶惶,严重影响了河北的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的秩序。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疫情披露以后,当地政府部门采取了果断措施,对2万人进行了异地隔离,有效遏制住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为了更好的控制住疫情,藁城区的疫情防控被上升为高风险区,区域内的人员都需要居家隔离,不允许随意出入。
这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关乎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切不可当成儿戏。再说,这次疫情就发生在农村,疫情防控的重点转向了农村。但是总有个别农民对疫情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对各种要求不当回事。当然这与个别农民的素质偏低有关系,曹某就是其中的一个。
按照常理,曹某在听到执勤的志愿者的劝说教育之后,应该服从安排,原路返回就可以了,但是他非常固执,一意孤行,大概是烟瘾上来以后,其他的就不考虑了。
执勤的志愿者只有劝说、阻止的权力和义务,但是不具有捆绑曹某的执法权先讲一个故事。
在我小的时候,村子里去个拖拉机、汽车就是一种奇景。孩子们会一拥而上,好奇地看着这些钢铁机器。
记得那是麦收之后的时节,小麦收割完成后,需要用拖拉机耕地,再种植玉米等作物。到了中午,开拖拉机的司机回家吃饭了,就把拖拉机停在田地里。有个孩子,趁着没有人,他把拖拉机上的一个铁盖子给偷走了。
后来,查到了偷铁盖子的孩子。对他的处理方法就是把他绑在河边的一棵树上,并且还是五花大绑的。其他孩子远远地看着,很奇怪的是这个被绑的孩子也不哭也不闹,他的家人也没有去管的,一切都好像是很正常似的。
或许,这个被绑的曹某处于那个时代的话,可能也是平常事一件了。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依法治国步伐的推进,民众的法治意识已经明显提高了。大家都知道,除了公安等执法机关,其他任何人和单位是没有权力对公民进行拘禁的。
曹某违反了规定,有错在先,应该受到惩处,但是应该交到执法部门进行处置,而不是由村支书和几个志愿者处置。
据媒体爆料,当地有关部门对这起舆情信息高度重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先把村支书进行停职,然后再由公安部门进行立案调查。
观点曹某无视疫情防控规定,私自外出,着实不应该,有必要受到惩处。
村支书和志愿者承担着疫情防控的责任,身上有担子,稍有差池,因为工作疏忽导致疫情出现和扩散,出不了兜着走。因此他们对不听话的抗拒者心里会非常生气,这个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
但是,这些人的法治意识还不强,遇到这种问题,可以直接报警,由警方进行处置不就可以了嘛!
您对这件事如何看呢?欢迎留言和评论。
我是朗月寒雪,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