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葑门横街有什么历史

2021年10月16日 18:01:125370编辑

葑门横街位于苏州市古城区,南傍一条叫葑门塘的河(以前农民就是摇了船运菱、藕、鸡鸭、鱼虾、大米及茭白、水芹等蔬菜来横街交易),东在叠楼口与石炮头相直,西在徐公桥北堍与安里桥(弄)垂直相接。东西走向,故称横街,1980年冠以“葑门”以免重名。东端折南过马路桥为东街,西端折南过徐公桥为葑门西街。为葑门附郭集镇式城乡贸易中心,各类商店相连,现仍保持过去的风貌。36号为基督教福音堂旧址。

东桥镇历史沿革

宋代归县制下奉政乡安仁里管辖(“安仁”也一直成为境内主要河流的名称——安仁溪)。 北宋皇祐八年(1063)许将中状元之后开始分都,全县设24个都,奉政乡安仁里下又划分为七个都,为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元代仍在奉政乡安仁里下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所辖。 明朝沿用元时行政划分。 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全县设2个坊5个乡,闽清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都统归于怀德乡所辖。
民国时期,初仍袭清制;民国4年(1915),全县设5个区7个保卫团,第五区第七团辖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都。同时,在区以下设保,保以下设甲,甲以下设牌;民国17年9月,实施《县组织法》,全县设5个区公所。民国25年8月,撤销区公所,改设区署,全县设3个区署,东桥在第三区署治下。民国29年6月,区署不变,撤销联保,建立16个乡镇,东桥为下洋乡全部及杉村乡部分。
1949年8月15日闽清解放。9月4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全县建立5个区公所。同时开始建立乡一级政权。  (1950年5月,废除民国时期的保甲制,闽清县在5个区之下建72个乡,1个镇。之后闽清行政区划又经过多次变动)至1957年7月,调整为4个区与6个县直辖乡镇。其中东桥区管辖东桥、大安、溪芝、新桥、杉村、前洋、洋头7乡。1958年设东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复改镇。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