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理科717分,文科685分!衡水中学再次摘取河北文理科双料状元!你怎么看?

2021年10月30日 17:58:453300编辑

谢谢邀请!本来不想回答,看了网友对文科状元的争论不休,简单说两句,不能用一两个状元去看待评价一个学校,必须看整体实力。学校出了好学生,当然离不开学校的精心培养,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学校的良好学习风气。

学校也不要引以为傲,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才是你们的本职,不过你们的教学经验值得全国各地院校学习,你们要发扬大度心态,面向全国去推广。要戒骄戒躁,誓为祖国陪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而继续努力奋斗吧!

最后奉劝那些优秀学子们,希望你们在大学的高等学府里,再接再厉继续深造,切莫辜负国家,你们的母校以及你们的家长对你们的希望。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

如何看待承德因衡水第一中学违规招生,取消其三年内在当地招生资格这件事?

第一,这种超级中学跨区招生被省内兄弟地市的主管部门抵制,很正常。只不过衡水一中名气大,才成为新闻热点。

第二,国家规定义务段片区招生,考生就近入学,但对于高中阶段并未有此规定,也就是说,衡水到省内其他地市招生,是可以的。即使是义务段,私立性质的学校,也有跨区招生的,不过各地规定也各有不同,有的要求须承担片区招生任务,有的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第三,承德的抵制,其实也是一种地方保护。因为高考是以省为录取范围的,作为考生,当然希望自己能去省内最好的高中就读。作为学校,当然希望自己能网罗省内所有的尖子。但是这种行为,对其他地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高中的利益伤害不小,因为好苗子都被掐尖掐走了。承德的学生,高考进了清北,成绩政绩却是衡水的,你说承德最好的高中和承德教育局,心里能痛快吗?而且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就会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循环,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

第四,其实一个学校把省内所有尖子一个不留地全部拔光的情况很少见。一方面,一个省只要资源不只集中在个别市,那么各地市都会有个把很强的高中。另一方面,因为对各地市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优质教育资源能被更多的本地民众享受到,也是很重要的政绩。因为一个学校有实力的老师就那么多,校区就那么大,能设置的班级数量是有数的,省内兄弟地市的学生招多了,本市的学生肯定就少了,所以一般来说,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对这样的超级学校也都会进行限制,比如本市学生多少个班,省内兄弟市学生多少个班。其实也正是出于此类原因,名校在本市新开发区新楼盘建分校是受到鼓励的,但你想去外地市,先别提外地市同不同意,本地教育主管部门头一个不答应。当然,也不是没有一个学校抽干净本省内所有好学生的例子,比如云南和青海,这两个省份我们绝对不会视之为教育大省,本地最强学校在全国也不算知名,但省会城市的最强学校基本垄断了各自省每年的状元和清北生。这个和当地的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各类资源高度集中,不单单是教育。

第五,承德的这次抵制。抓的痛点是假借公办校之名和违规提前招生。这个理由和扰乱市场秩序有点像。说白了,可能就是衡水负责招生的,中考前后过去发了个传单,搞了个优秀生面谈。但绝对不是为了打击应试教育,倡导素质教育,个别朋友就别自我高潮了。假借公办校这个事,其实也很有意思。十几二十年前,教育部是倡导办民办教育的,但是民办校好建不好办,因为学校的核心是师资力量。所以各地当年的最强公立校,就有以集资的形式或入股的形式,办了一些分校,也派去了一些在岗在编的教师去任教,效果总体来说还不错,又有成绩,又有经济效益,同时还一定程度解决了外地市学生和成绩不佳的学生就学的问题,这个其实就是公助民办校了。但没几年,这类学校就出现了很尴尬的情况,一个虽然国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但是作为法律保障的《民办教育法》对这类学校的定位却没说明。二一个是事业单位职工一般参照公务员管理,那么一个公立学校在岗在编的教师,怎么能去私立学校带学生领工资领分红呢?此外,法人不独立,办学地点不独立,管理不独立的情况也存在,小金库的问题就更别提了。所以后来各地市就开始整改,有的是直接转公,有的是直接转私,有的就是编外教师去分校任教,人事工资都分开。平心而论,这类学校确实有存在的必要,起码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一次机会。有的学生因为贪玩没好好学,公立好学校又进不去,这种学校有的掏钱就能上,有的还真的就改变了。有的学生随父母到异地做生意或者打工,没有这种学校,他们还真的不见得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最后,我们的确需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但不意味着就要对衡水这类的学校嗤之以鼻,视之为作毒瘤,因为对于很多普通家庭和贫困家庭的来说,高考恐怕是他们实现阶层跃升改变命运最廉价最公平的通道。人都说,三代出贵族,素质也是一样的。一代脱离贫困,二代实现阶层跃升,三代能够有条件发展全面素质和能力,可能更符合我们的现实情况。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