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到了中元节,如果是自己的父母都去世了,出嫁的姑太太们都会回到娘家,给去世的亲人上坟烧纸。有的带着时令水果,熟食烟酒,到坟头上祭典。出嫁的姑太太们,如果和娘家的哥嫂侄子侄媳处的融洽,走动的好,姑太太们就会提前几天回娘家,感觉娘家的味道,和久别的乡邻唠唠家常,趁机会也能和一样失去爹娘,出嫁到四面八方的闺蜜们见上一面。相反,和哥嫂处的不好,懒得进家门的姑太太也有,自己到爹娘的坟上大哭一场,业障深重地又返回自己的婆家。
如果自己的双亲,只是其中之一去世了。出嫁的闺女都会提前一天,在7月14日就上坟烧纸了。作为儿孙,大部分是在中元节的早上,到去世的祖先坟上烧纸。村里有一个很直正的中年男子,他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他给姐妹们定下了上坟的规矩,到坟上不许哭天抹泪,因为死人哭不活,哭是在婆家不舒心,或者是娘家招待不好,所以说,兄弟姐妹趁这几个上坟祭祖的日子,高兴地聚聚,重温手足同胞之情。
家和万事兴,有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你家乡中元节有什么习俗吗?
感谢悟空提问,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与除夕,清明节,寒衣节一样,中元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节日。比起“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全民同乐的综合节日,“中元节”“寒衣节”的祭奠节日更具体更纯粹一些。节日的内容形式比起国内其他地方大同小异,同为中华传承的节日,意义都是一样的,所谓“其他习俗”只是细节上的不同而已。
再说中元节,传统上也叫施孤节,斋孤节,其内容形式与名称一样:供奉或布施过往的孤魂野鬼。其具体做法是,天落黑以后在人稀的路口或人流少的时候的任何路口处,将备好的冥币奉上(就是点燃)后默默祷告后即算完成。
应该说这笔钱是对一些孤魂的施舍和对有事在身的过路或正在赶路的野鬼安慰,钱多钱少不要紧,心到了就好。
阴阳交替的作用,以午时为界,其他的上坟时间必须在12点以前,而惟中元节的送钱时间必须在过了午后才能见效,据说越晚越好直至24点结束。这是在外面祭奠过往阴灵的过程。家中的祭奠和别的节日一样,供奉的都是些时令水果和食品,按规矩也是应该在12点以后奉上,但也有一大早就供上的,老漁觉得对家人来说,先人们不会挑剔自己的后代或后人,何况供奉的早只是耗去一些气味上的利息,有吃有喝有钱就行。
胶东地区一般都是包饺子,中午或晚上,时间各家略有不同,在吃饭前同时上香供上饺子。磕头以后说明整个中元节结束,据说阴灵都在晚上出来吃东西,所以一般家里都是在次日将供奉请走。回答完毕。老漁友情提示:节日祭奠,当心火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