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州武强安平“放灯” 衡水北部的深州、武强、安平三县,元宵节都有“放灯”的习俗 在深州,正月十五俗称“小年”。旧时,这一天各家各户要张灯结彩,中午吃馒头、肉菜,放鞭炮。人们互相宴饮,夜不为禁。这天晚上,人们用黄米面做成灯盏,用麦莛作灯捻,蘸食用油点着,散放在屋内屋外的角角落落有人把灯在自己或其他亲属的头顶、四肢放一放,据说可以消灾祈福,这叫“散灯”或“祭灯”,也叫“十五的神灯 正月十六,人们步行到寺庙上香或游玩,叫“散百病妇女在这一天回娘家,中午一般吃饺子晚上用锯末、香头做成灯放在屋旁、路边、水坑边,叫“放灯”,也有“十六的鬼灯”之说 安平民间,正月十五又名“灯节”,也叫“过十五”或“过小年中午吃肉菜,晚上挂红灯笼,放鞭炮 安平民间的“放灯”,是用白菜疙瘩做灯座,用高粱席篾包上纸,蘸上食用油点燃,从屋里依次放到屋外,再到路上,据说鬼神就会跟着灯上路走了把灯在孩子们头上放一下,俗称“顶灯”,据说这样孩子们可以长得快土丢病,口中喊着,“拉拉病,拉拉病,一年不得病”安平民间,过门不满三年的新媳妇要躲灯,到娘家过完十五、十六,十七再回婆家。 武强民间,正月十五俗称“灯节”或“小年旧时,民间的“放灯”习俗有三种:一是放路灯,即用棉花缠上芦苇秆或麻秆,在油里浸泡,拿到村外点着,依次放在路边;一种是放散花灯,即用棉纸包裹麻籽在油里浸透,十五、十六的晚上,点燃撒放在屋中、院内和街道上;三是放挂灯,即在门口或街上悬挂五颜六色的纸灯、纱灯、玻璃灯,还有“转灯这在武强街关叫“灯笼方子”,上面绘着戏曲故事,还有灯谜,看得人眼花缭乱武强民间,也有新媳妇头三年元宵节回娘家躲灯的旧俗 衡水民间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反映了农耕社会时期人们对火和光明的崇拜,寄托了先民企盼生活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望。2、邯郸丛中花会 丛中是邯郸的一个镇,早在明太祖年间,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四至二月十六这里就开始举行民间花会表演。花会表演分为四组,共有 20多种表演形式,如造型艺术、武术、杂耍等,内容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些老故事或历史故事为主。届时在大街小巷都可欣赏到精彩的演出,人们往来穿梭,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这邯郸市有个镇叫丛中镇(我找了半天地图没找到,权当有吧)。丛中原来叫做丛冢,原是一片坟地。这地方比较好,西去山西,东去山东,北去北京,南去南京,都打这地儿过,慢慢就成了商贾辐辏之地,丛冢也改名为丛中,好看一些。后来,有个山西商人,在这儿做买卖,请人来演戏,一来二去的规模慢慢大起来,就形成了这丛中花会。这花会,十二年一大会,六年一小会,每逢花会,都有四方的戏班子,耍杂耍的等等来这儿表演,慢慢的就成了一些套路。这些套路各有各的位置,你在前,我在后,花车巡游似的,到处表演。唯独有一出,叫做“潘金莲雇驴”,这个表演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跑前跑后。这是因为,这潘金莲怀里抱了一个假娃娃,这个假娃娃肚子里有个猪尿泡,这个猪尿泡里装满清水,可以受人控制自由喷洒。于是这潘金莲就成了开场的,哪儿人多走不动了,这个娃娃这么一洒水,人就都散开了。 3. 正定辛城堡不敬关公 辛城堡是河北省正定县境内最大的一个村镇,全村近两千户,颜姓居多。老人们传说,自古以来辛城堡不敬关公。历史上的关公,名羽,字云长,是三国时的蜀汉大将。其事迹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渲染,并加以神化,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忠义”的化身,被尊为“关帝”。他随从刘备起兵后,在“过五关、斩六将”中,杀害了“六将”之一颜良。颜良祖籍辛城堡,据说,现在村里的颜姓人家都是其后代。他们与关羽有“不共戴天”之仇,怎么能敬奉他呢?清军入关后,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地位,就把关羽抬出来,号令全国各地修建关帝庙。曾有一度,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关庙林立。可是,辛城堡的人民群众冒着杀头危险,一直未给关羽建庙。这儿是个大集镇,过去年关民间艺人卖年画,凡有“关老爷”像者,不允许在此销售。每年农历五月十七前后,这一带总要或多或少地下雨,外处说是关公磨刀斩颜良,而辛城堡的人则说是老天为颜良之死伤心落泪。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