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河北一土包常年寸草不生,考古队调查发现蹊跷,连夜申请驻军封锁,为什么?

2021年12月27日 05:58:302950

中国的 “墓葬文化”由来已久,封建时期,人们对于风水一向很讲究,尤其是对墓葬的选址和规格,有权有势的达官显贵,往往还会聘请高人,为其探寻风水宝地。在古代,大多数风水宝地,通常都是依山傍水,到了近代,考古人员不断探寻发掘历史遗迹,那些深埋黄土的奇世珍宝才得以重见天日。在考古专家们的努力下,大量的文物被发掘并保护了起来,但仍有部分文物,却落入了盗墓贼之手。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河北省文物部门,在石家庄鹿泉区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座奇怪的土包,这座土包常年寸草不生,不少当地人都认为,这座土包很有可能是一座墓室,于是就联系了考古部门前来调查。考古队经过调查,发现了一些蹊跷,并连夜申请驻军将此处封锁了起来,其中到底有什么蹊跷呢?

专家赶到现场后,发现这座山包,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垒石夯造而成,可以初步判定这座土包有可能是一座古墓。随后专家对这块土包的土质,进行了相关调查。经鉴定得出,这座山包的土壤中含有许多木炭成分,在古代贵族的墓葬防水系统中,经常会使用到木炭,能够以整座山包为墓穴的,其中必定葬着王侯将相级别的贵族,墓中也必定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大型古墓的发现,经常会招来盗墓贼的觊觎,为了保障考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也为了保护珍贵的文物,考古专家连夜申请驻军将此处封锁起来。

据称,在陵墓被发现前,附近的村民经常能在这一带挖到形状特异的青铜器,其中一部分,被百姓当成了农具,还有一些则被当成了废铁变卖。考古专家听后,当即表示要立马展开对这座古墓的抢救性挖掘工作,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经过一系列的发掘工作后,考古人员挖出了大量的汉代银器、铜器和陶器,一共有78件。在此后进行的发掘工作中,又出土了7000余件文物。专家还发现,整座墓葬平面呈“中”字型,是一座曲型的汉代大型土圹竖穴石椁墓。根据墓穴规模及陪葬物,专家推断出墓主身份是西汉常山王刘舜。此墓的发掘,对研究西汉墓葬文化及历史,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