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虽然只是专科,但她终于实现了从小“我要上大学”的梦想。学费由国家负责,因此她不再需要别人的资助。大一时,她就开始勤工俭学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不仅当过售楼员,还曾在北京摩托罗拉总部的人力部和财务部实习工作过。此外,她还是学生会组织部部长。在一次暑假,她还组织过几个同学去金寨县另一个贫困村做义务支教工作。谈起这段经历,苏明 大学时期的苏明娟
娟依然很感触。“孩子们上课的条件非常差,跟我上小学的时候差不多,四面通风,只有一个破屋顶。孩子们的家庭也都非常贫苦。”苏明娟和她的同学们就在那给孩子们上了几天课,后来她知道班级里也有一个小女孩,她和母亲被父亲抛弃了,因为没有钱也没有户口,母女俩只能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搭个草棚过日子。每天,母亲下河去抓黄鳝用来养家。当苏明娟和她的同学去看她们的时候,竟发现这个家连口锅都没有。那天,学生们自己掏钱买了锅,买了菜,为她们做了一顿饭,临走时,还凑了1000多块钱交给她们,这笔钱足以砌个水池用来养抓到的鳝鱼了。在回去的路上,苏明娟觉得自己是那么幸运,因为一张照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她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帮助。而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人还在为了生存而挣扎,梦想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如果每个人都有勇气做点什么,那么那些濒临绝望的人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而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5][6][3]
编辑本段银行工作
苏明娟已经变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在合肥市中心,有一处让合肥人引以为傲的古迹——包公祠。对面,就是安徽省工商银行的大楼。苏明娟的办公室就在这栋大楼的17层。从落地窗向外看出去, 苏明娟绿树成荫的包公祠和合肥的繁华街景尽收眼底。单位给员工提供的待遇除了优厚的工资以外,还有食堂提供的一日三餐和一套两居室的公寓。苏明娟和这个城市里的其他人一样,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有时会和朋友一起去吃麻辣小龙虾,逛街买衣服,每到周五,还会守在电视机前看“快乐男生”。这样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算不上什么,甚至有点乏味和平淡,但对她来说,这简直是上帝最好的恩赐。 每个月苏明娟都会寄钱给家里。父母已经年近半百,因为女儿,他们的日子已经改善了很多。去年,他们将家里的黑白电视换成了彩色的,欠的债还清了,5间青砖瓦房也重新翻修了一遍。她现在最大的牵挂是正在上高中的弟弟,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以前无话不谈的姐弟俩,现在却有了“代沟”。这让她有点着急,因为她比谁都清楚“上学”意味着什么。现在,苏明娟一年会回家一次,400公里的路程要翻山涉水整整走上一天。我不知道在路,她透过车窗看到外面的世界会想到什么。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条路的两头,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3][7]
编辑本段形象大使
苏明娟(右)在活动现场
2007年 6月23日,安徽合肥,受北京奥运会、 残奥会(安徽)赛会志愿者招募组委会邀请,中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大眼睛”苏明娟成为北京奥运会安徽赛会志愿者招募形象大使。据介绍,截止6月22日12点,全国范围内京外省(区、市)奥运志愿者报名总人数达196973人,其中安徽省共有11271人。 2008年8月25日晚,乐平市举行“放飞希望•爱心助学牵手贫困学子”公益活动。主办方现场向21名贫困学子分别发放了数千元的“爱心助学款”。而在活动现场,一位来自安徽的女孩,受到了乐平市民的热烈欢迎。这位女孩就是我国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大眼睛女孩”苏明娟。1991年5月,8岁的苏明娟在安徽金寨县张湾小学上课时,因有着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而进入了一位媒体记者的镜头。据苏明娟介绍,之后,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她顺利地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目前已毕业并顺利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据悉,苏明娟此次来到乐平,是受主办方邀请,前来传播爱心、宣传希望工程的。[8]
编辑本段希望工程
苏明娟和希望工程的其他孩子的合影
浙江省启动“希望工程” 失学孩子看到希望,乡村的放牛娃如何才能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对于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学的孩子来说,“希望工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给了他们继续读书的希望。 1992年1月8日,共青团浙江省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向全省216万共青团员、1700万青少年发出倡议:献上一分一角十分爱,助我十万贫困失学童。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当场捐款1659。 苏明娟15元,为我省“希望工程助学金”注入了第一笔基金。现在就读于杭州师范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唐庆蝉,就是我省享受到“希望”的首批受助者之一。 回想起当年好心人的28元捐助款,唐庆蝉至今还能感受到滴水之恩的珍贵。最近他正忙着跟导师一起做的环保项目,还说毕业后想从事环保工作。谈话间,这位从温州泰顺走出来的小伙子,眼里透出对未来的信心。泰顺彭溪镇车头村,坐落于浙江与福建交界的群山中,村民们依着低洼处巴掌大的水田靠种点水稻维持生计。唐庆蝉的父母身体不好,他还有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 “当时,每学期开学前,几十元学杂费就是最令父母心焦的大事。家里的开支是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耕种出来的,而我们兄妹两人的学杂费是那片土地无法供得起的。”回想起当年父母为筹学费急得焦头烂额的情景,唐庆蝉的眼睛红润了。唐庆蝉每天都在担心有一天父母再也无力供养他们上学。突然有一天老师告诉他,省里有个“希望工程”要捐助他,以后可以安安心心地上学了。“当时真的好开心,到现在我还记得父母知道这个消息时的表情。”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唐庆蝉和 苏明娟爱心宣传妹妹每个学期都会收到一笔助学金。他告诉记者,当年跟他同班的20个孩子中,大概有8个和自己一样是受“希望工程”资助才能坐在课堂上的。那个时候一学期的学杂费需要38元。“希望工程资助了28元,现在看起来,这点钱算不了什么,但它确实帮我家渡过了难关,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寻找恩人,一波三折,唐庆蝉念完小学后,虽然没再获得希望工程的帮助,但在父母的一再努力下,读完了初中高中,考上了省城这所师范学校,成了车头村的第三个本科生,现在还在攻读硕士学位。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但唐庆蝉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感恩的心愿未了。由于“希望工程联系卡”遗失了,他的手中没有任何恩人的资料。2006年本科毕业后,唐庆蝉回了一次泰顺,特意前往团县委请求帮助查找好心人的消息,但这一次仍像以前那样令他失望。没过多久,唐庆蝉跟着导师远赴三峡做科研调查,突然接到泰顺团县委打来的电话,寻找已久的资助者资料在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找到了。从外地赶回杭州后,唐庆蝉第一件事就是去登门拜访这位好心人。结果发现,这又是个美丽的误会。2006年1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得知唐庆蝉找恩人的感人故事后,把它整理成稿子,刊登在报纸上。幸运的是,第二天,资助人蒋文军给报社打来电话。就这样,素未谋面的两个人,因为“希望工程”这根纽带,联系在了一起。[9][3]
编辑本段希望延续
苏明娟在讲台上
蒋文军回忆,当年,团省委在10个贫困县挑选了100个孩子来杭州,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他参与这个活动也是希望浙江企业能共同关注“希望工程”。“当时的想法是:浙江的企业那么多,一个企业资助一个学生,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我是1979年参加高考的,当时我和哥哥是温州洞头仅有的两个大学生。”蒋文军深知读书对于孩子未来的意义,所以他决定资助50个孩子, 唐庆蝉就是那50个幸运儿中的一个。蒋文军说,当时他一次性捐助了1.5万元,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经过本报的牵线,唐庆蝉和恩人蒋文军相遇后像亲人一样交往。唐庆蝉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去看望蒋文军,蒋文军塞给他1000元钱。推辞不掉后,他收下了。后来,他悄悄把这笔钱捐赠给了“希望工程”。唐庆蝉说,等以后自己有能力了,也要去帮助更多的人。 为了那一双双渴望的“大眼睛”,希望工程的火种在浙江大地点燃之初,全省文盲、半文盲人数居全国第十位,1992年全省累计共有18.4万名适龄儿童就学困难或失学。截至2007年,浙江省“希望工程”累计筹资2.82亿元,资助大中小学生21.9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433所,捐建希望书库1077个。记者面前这两组平凡的数据,背后凝结着一个不平凡的工程。1991年浙江省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1992年省“希望工程”启动后,省青基会开展了“希望之星”跟踪培养计划,在考上重点高中的“希望工程”受资助者中,评出“希望之星”,获得除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后续资助。2002年,针对贫困大学生,省青基会建立了“浙江省大学生助学基金”。2004年,资助进城务工、家境贫困的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浙江省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启动。2006年,又增加了“希望工程职业教育助学计划”。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人们从“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眼里读出了渴望,孩子们从更多人的爱心举动中看到了希望。十多年来,“希望工程”成了一个细水长流的爱心行动。为了千千万万个像“大眼睛”一样渴求知识的孩子,中国人的爱心汇聚到了一起,汇聚成中国的“希望”之河。[10][9] 2010年9月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被曝已成银行白领。目前,从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的她,已顺利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11]
苏明娟后来怎么样了?
2022年01月03日 08:03:275880
- 发表评论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