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的方言很丰富、很有特色。当地人习惯称为桥东话、桥西话,又称普通话、此地话,也有叫作关南话、张家口话的。
方言的形成有它的实用性、地域性、历史性,张家口的方言就很耐人寻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一听口音即可知道你居住在桥东或桥西,因为居住在桥东的基本上讲的都是普通话,居住在桥西的基本上讲的都是张家口方言。语言使用上的语音差异,正好反映出张家口这个城市在形成中的历史沉淀与变迁。
张家口桥西的历史较长。建于1429年的堡子里是作为一个边防武城而立于清水河畔,建于1600年的清河桥也主要作为驿站通道,而建于1613年的来远堡是长城内外游牧民族与内地民众的交易关所。因此当时的张家口仅是塞外边关重镇,原著民并不多。随着战事日渐减少,贸易日见繁荣、民间往来交流才兴盛起来。
张家口方言是一种混合型的语言,基本构成以西路口音和方言为主,并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文化沉淀渗入。这主要反映在张家口桥西人口的构成来源上。张家口地处内长城与外长城之间的战略要地,在长期的战争中,当地的原著民很少,人口中以山西移民、边关戌边将士的后裔、走西口跑口外逃难在此落户定居于桥西的人口。
因此经过历史的演变,形成了一种既区别于山西方言语音,又有其成份在内的张家口方言此地话。这种语言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相互交流,不断发展的结果。比如说,在语言上使用的重复音,山西、内蒙、张家口对上衣口袋叫作“腰迷迷”,对窄小的地方叫“旮旯旯”,又如对某种行为称谓语言上的一致性,如不知道、不聪明叫“不机迷”,猜一猜叫作“旦一旦”、蹲下叫作“圪蹴”等等。这些语言既有西路人的亲切细腻,也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豪爽粗犷,体现在张家口方言上,反映出张家口人的憨厚实诚。
近些年,由于就业、入学、参军、迁徙等各方面的原因,人们交流范围越来越大,普通话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因此再以方言来判断你是张家口桥东人或桥西人就会出笑话了。作为人们交流的工具——语言,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和变化,张家口方言的魅力却非常值得怀念。
张家口方言的形成原因
2022年01月05日 04:23:146860
上一篇: 在农村有着立夏三吃四不准的说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下一篇: 云南人立夏吃什么?
- 发表评论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