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热点

为什么人们都重视冬至?不会去重视夏至秋分?有什么历史渊源??

2022年01月09日 16:04:113070

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所以应该庆贺。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到宋代达到顶峰。冬日前一天叫“小至”或“小冬”、“冬除”;“冬至日”叫“长至”或“大冬”、“冬年节”;冬至后一日叫“至后”,节期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学生放假。谚语说:“冬至大十年,先生(指老师)不放(假)步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工)不肯歇。所以冬至又称“亚岁”、“小年”。“冬至祭祖先,仪如正旦。”(陕西《临潼县志》)《吴中岁时杂记》载:“冬至大如年。郡人最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好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称冬至盘。节前一夕,俗称‘冬至夜’。是夜,人家更迭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日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谣。”《深泽县志》也有“冬至,祀先,拜尊长,如元旦仪”的记载。冬至节俗还有“冬至馄饨夏至棉”(北方)、南方吃冬至圆子、冬至饭,拜师、谒神、占验丰欠、进袜履于姑舅等项。各地大同小异,都和年节相同。《吴中岁时杂记》还记载了蔡云的《吴觎》:“有几人家挂喜神,匆匆拜节趁清晨。冬肥年瘦生分别,尚袭姬家建子春。”记录了冬至的主要习俗为拜节、敬神、冬肥年瘦等,也道出了形成“冬至大如年”的原因是“尚袭姬家建子春”。“建子春”意指春自子月起,即以子月为“岁首”,也就是子月为“正月”。姬家,指姬姓的人家,周朝天子姓姬,这里姬家指周朝。“姬家建子春”是说周代是以天干地支来记时序的,一年十二月是以十二地支来分别代表的,子月称“建子”,即冬月,今农历十一月。据《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这就是说在黄帝时便以冬至为元旦(朔旦)了,不只是“沿袭”周代(“姬家”)“建子春”,冬至曾是“年”(“岁首”“元旦”)已是由来已久,后来“冬至大如年”的由来原是因为“冬至曾是年”。冬至习俗原是周代年俗的残余。但随着年代日益久远,及历法的变迁,冬至节曾是年节已逐步被淡忘。如今在石家庄各县早已不像过年那样过“冬至”了,甚至在冬至日极少节日气氛了。冬至作为“大似年”的重要节日,天长日久,给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从观念到行为、语言都与冬至深深结了缘,尤其在饮食方面,受冬至节日气氛的重染,形成了流行广泛而又独具特色的丰富的饮食习俗,创造并传承了一些应节食品和烹调、酿造等方法,至今为广大人民所享用。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