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热点

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的影响是什么?

2021年05月10日 18:03:347100编辑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给河北人民带来的是好好学习,胸怀大志,面向远方,别计较河北人民的得失,学会奉献精神,服务于京,津的大局发展,牺牲自我,要与京,津的前程保持一致,这可能是给河北人民带来的最好的一面。河北是母亲地区,京,津来源于河北,所以河北要献出母爱,呵护子女成长,是河北人民应尽的义务,望子成龙,昐女成鳳,是大人想得回报而得不到的情愿。

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的影响是什么?

石家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三十年铺就“三农”致富路!石家庄农业综合开发实施30周年成效显著。1988年到2018年,石家庄农业综合开发已走过30个春秋。三十年来,石家庄市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抓产能、促产业、扶主体、强管理,融入千百万农民的生产生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铺就了一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石家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做大“蛋糕” 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石家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石家庄市农业综合开发始于1988年,是国家最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地区之一。三十年来,农发人秉呈创新开发、积极作为的理念,不懈跑办和积极争取,特别是借助“双问计”东风,努力做大投入“蛋糕”,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实现了开发县规模和资金规模的双提高。

石家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开发县个数从最初的3个县扩大到现在的16个农业县(市)区,实现了农业综合开发全覆盖。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8.5亿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20.05亿元,外资项目1.1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1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5万亩,生态综合治理36万亩,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10公里,项目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相继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基本农田。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7.35亿元,调动自筹资金9.6亿元,撬动银行贷款30亿元,共扶持产业化项目337个,先后培育扶持出“君乐宝”等国家级龙头企业4个,省级龙头企业23个,市级龙头企业6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4家。

石家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农业综合开发贵在“综合”,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农、林、水、电、科技的多措并举,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有力推进了石家庄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项目区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盛赞农业综合开发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把农发办亲切地称为“利民办”“惠农办”。

石家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突出重点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石家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农发办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发项目建设为载体,对标先进,跨越赶超,全面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培育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平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藁城、赵县模式,山区县生态治理开发平山“葫芦峪”、行唐“神树湾”、赞县“鲍家滩”生态治理模式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栾城区柳林屯“整乡成片开发”模式,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典型示范,提升全市现代农业水平。

石家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引领了现代农业发展

石家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从2013年开始,通过全省竞争的方式,平山、元氏、藁城、赵县先后开始创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5年来,4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先后投入财政资金2.54亿元,共撬动社会资金7.5亿元。逐渐培育了西部山区以种植优质果品为主,集养殖、农产品综合加工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平山县现代生态型农业——“葫芦峪”模式,在中东部平原区创建了元氏县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城郊现代休闲采摘型农业,藁城区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和绿色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高效节水型农业,赵县以促进粮食深加工和畜禽养殖为主的现代生态循环型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六大特点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引领了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是20万亩高标准农田成方连片,实现规模开发,项目工程质量和整体形象达到全省一流。二是功能分区合理,优质粮食、设施蔬菜、农产品加工物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七大板块效益突显。三是物质装备齐全,科技水平提高。在粮食作物耕、种、收等主要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20项次,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四是示范区内实行节水综合配套措施,农业节水全覆盖,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85,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紧张矛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五是“两类项目”结合紧密,延长蔬菜和优质产业链条,推动了蔬菜和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六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示范区内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0余家,入社农民9000人,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重达到30%以上,流转土地5万亩,农业生产统一服务率达到90%以上,生产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

高标准农田工程推进了全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打造全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全省农发工作的重点之一,全市农发项目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资金安排始终坚持向13个粮食主产县倾斜,始终坚持规模开发,成方连片,着力打造环省会高标农田示范圈。突出并注重加强以工程、农艺、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项目区通过发展节水灌溉、推广良种、整修农路、改良土壤、栽植防护林等综合开发治理,变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稳产高产田。五年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折粮)10244万公斤,年均节水约4703万立方米,项目区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平均增加近380元。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生态综合治理助推了项目区脱贫攻坚

五年来,市农发办秉承五大发展理念,着重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先后在平山、赞皇、行唐、鹿泉、井陉等县区实施了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小计治理18.1万亩,财政投资2.35亿元,80%的项目立项到贫困村,共增加经济林3.2万亩、生态林2.6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6万亩。项目区林木覆盖率明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升。同时,还立足精准扶贫、产业带动,有意将生态项目落户到贫困乡村,尽最大限度地精准施策,助推脱贫攻坚。几年来,在培育出平山“葫芦峪”模式之后,又制出了行唐神树湾、赞皇鲍家滩等生态开发新典型,鼓励公司大户承包荒山,流转土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他们以解决水源工程为基础,因地制宜栽植各种林木,改善生态环境,在种植优质果木的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向荒山要绿色、要效益,并积极引导项目区农民以地入股,到园区打工,实现脱贫致富。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农业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以“产业开发”为理念,重点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五年来,共投入农发财政资金3.4亿元,累计扶持产业化发展项目147个,培育了4个优势主导产业集群(以晋州长城经贸、赵县壹州食品为龙头带动的赵县雪花梨、晋州鸭梨等平原沙地梨产业集群,以双鸽、君乐宝为龙头带动的生猪、奶牛养殖产业集群,以鹏达食品、丸京干果为龙头带动的粮油、果品种植加工产业集群,以晋州丰达金润、无极宏鑫为龙头带动的设施蔬菜产业集群)、23个省级龙头企业、63个市级龙头业、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蔬菜3667.6万公斤,肉908万公斤、奶1896万公斤、果品604万公斤,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100%,项目区农民新增纯收入达6.5亿元,人均404元,新增产值20.6亿元,利税1544万元,实现利润1.9亿元,直接带动农户1.8万户,新增就业人数2795人,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规范田间工程,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土地治理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五年来,农业开发按照“田间工程抓规范,林路框架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大力提升项目整体形象,助推了80多个美丽乡村的提档升级。特别是栾城区围绕柳林屯整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了村庄与项目区间整治力度,水泥路与村相连接,栽植景观树、建文娱广场等。提升了项目区外观形象,助推了栾城区省级美丽乡村的创建。

牢记使命战鼓催 勇立潮头农发人

多年来,石家庄市农业综合开发得到了国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农业综合开发必将主动投入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主战场,历史性地融合汇入“三农”发展的洪流浪潮之中,秉承优良传统,坚持求实创新,勇于担当攻坚,恪守奉献本色,努力绘就新的壮美画卷,为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作出更大贡献。

权威信息发布中心、历史文化传承基地、百万网友互动平台,欢迎关注“石家庄发布”!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