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在石家庄有没有正宗的天津美食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河青君还真知道一家,大红门锅巴菜,应该是庄里最正宗的天津味儿了。再配上煎饼、豆腐脑、烧饼,妥妥的“津味儿四件套”。有的人每早穿行几条街,就为这一口。别说你没听过,我敢保证,吃一次,绝对会上瘾!
大红门锅巴菜,顾名思义,得名于标志性的红色铁门。从棉二生活区的北门进来,左拐走到头再往右,鳞次栉比的老居民楼像迷宫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老板老张说红色醒目,有了这么一扇门,搁老远就能瞅见,好找。
店面很小,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棚屋,没有任何装饰,屋里就零散的几张桌子和若干不配套的铁凳。门口支着三口大锅:豆腐脑卤汁、锅巴菜卤汁,还有一个是豆浆,天津人一般叫浆子。
两台电扇和一台空调卖力地向食客们输送冷气,试图平复夏日里的躁动,虽然用餐环境十分简陋甚至有些破旧,但我敢保证你吃一次绝对会上瘾。
天津卫有句老话,“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天津人爱吃嘴馋,所以天津的饭馆多,街头卖小吃的摊儿也多,早晨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早点铺,家家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早晨出门排队买早点。
锅巴菜,天津人管它叫嘎巴菜,是最家常也最有地域特色的早餐。
嘎巴是用绿豆面和小米面混合,像摊煎饼一样摊成一个个大面片,晾干后切两指宽的细条,黄灿灿的码放在一旁的篦子里备用。
吃的时候抓一把放入锅里,浇上熬得稠亮的卤汁拌匀盛出,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汁等佐料,最后撒一把香菜,齐活儿。
卤汁咸香,混合着腐乳麻酱,一边浸泡一边吃,不用泡透,就是嚼着吸着汤,一勺一勺往嘴里送,一大碗很快就见了底。
天津人对早餐很是讲究,这顿吃的可以不精致,但不能不种类繁多同时实惠耐吃,这就形成了特色的“津味儿四件套”:煎饼、豆腐脑、烧饼和锅巴菜。
先说煎饼,水磨绿豆面糊糊掺上小米面做皮,摊匀后磕两颗鸡蛋,翻面,均匀抹上面酱和腐乳,餜篦都是老张自己炸,酥酥脆脆没有一丁点油腥味儿。
掐一小撮芝麻,卷起,切开,一口下去层次丰富,脆韧可口。
头一次来吃的,如果不是天津人,可能吃不惯锅巴菜的豆味儿,所以后来又备上了豆腐脑。
天刚亮时点卤的豆腐脑,洁白明亮、嫩而不松,用平勺盛在碗内,碗中间豆腐脑要像小馒头似的凸出。
卤淋在豆腐脑上流向碗的四周,然后加蒜泥、辣椒油。
豆腐脑突出蒜香,锅巴菜突出葱香,两种卤汁带来的味觉体验完全不同。
一碗热腾腾滑嫩嫩的豆腐脑,就着刚出炉的芝麻小烧饼,外皮酥脆,内里松软,满口生香。
咬一口煎饼,剥一颗茶叶蛋,舀一勺锅巴菜,再吸溜一口豆腐脑,真真是通体舒畅的豪华早餐~
老板老张是正经八百的天津人,生于石家庄但是在天津长大,上世纪50年代那会儿,父辈从天津来石家庄支援纺织基地,在棉一、棉二、棉三生活的基本上都是天津人。所以大红门锅巴菜的存在,简直就是思乡的慰藉。
如果你也是在石家庄生活的天津人,或者也想尝一口地道的天津味儿,来老红门准没错,味道好,价格实惠,满满的人情味儿,吃一次就再也忘不了!
文/河北青年报
编辑/马小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