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热点

哈达是中国哪一地区的民俗特色

2021年05月14日 08:01:372340编辑

哈达是蒙古族   藏族的特色礼物

是蒙古族人民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

哈达(hǎ dá)是蒙古族人民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蒙古族人和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的。

信阳的文化习俗有哪些啊?民俗是?

  建国前,信阳农民家庭多居住土墙草顶的房屋,稍好的砌成砖墙草顶房屋。富裕人家多系砖石为墙,八柱落脚,房盖瓦,房内铺砖,门坎用石条或硬木铺成。深山区叶岩石颇多,农房多用天然石片砌成墙壁,坚固耐用。沿淮渔家多为船居,一家人按辈份长幼、未婚已婚而分前、中、后舱居住。
  建房是一大事,讲究颇多。首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地基,审查山川形势,讲究方位、向背、排列结构等。房前有山,称有靠山;房前屋后水向里流,意为生财。山岭烟霞腾绕,植被葱绿,流泉甘冽,土腻石润的地方,“生气行于地”,利于建宅。取坐北向南最好,但限于地形,通常只考虑山形向背,不建正北正南房屋。
  一般地方坐西北向东南的农房约占一半,坐东北向西南的约占35%。水乡农民多居住在水围中,四周环以塘、沟,设路坝供出入。城镇房屋取决于街道走向,非临街房屋尽可能取坐北朝南方向。建房用料崇尚杉、松、椿、柳、泡桐等,忌用桑、槐(因与丧、坏谐音)和楝树(因其为苦楝)。
  严禁前屋高于后房、右房高于左房,即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只许青龙高万丈,不许白虎抬头望”。自家的门、窗不能正对着他人家的屋梁头、过梁头和山墙尖。因为民间视门窗为人的口眼,而“尖”即“箭”,对口、眼不利。窗楣低于门楣,堂屋门不与院门直对。讲究前后墙要一样长,3间屋两头的暗间要一样大,屋两头山墙要一样长等。
  
上梁是建房最隆重的场面。上梁时,请树的主人喝酒或赠送礼物酬谢。送梁多是至亲好友所为,将梁披上红布,名曰梁衣,由两名童男抬着,伴以唢呐锣鼓,吹吹打打送到。上梁前一天夜里,燃香烧纸祭梁,俗称暖梁。上梁之日,主人摆宴请工匠,亲友送礼品相贺,大梁、中柱、斜梁上贴对联,写上“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幕卷西山雨”之类。
  有的在梁中央画一太极阴阳图。上梁过程中,由会说彩头、唱赞歌的木工或泥工骑在梁头,边唱边抛撒花生、糍粑、糖、烟、果等,梁下的人们哄抢喝彩,热闹非常。近年来,固始一带还流行在上梁时“燎锅底”“呼墙根”等习俗,刚打好地基,亲朋好友就来祝贺,当然少不了带有赞助性质。
  
光山县做梁习俗,一般都用红椿树,但不是由主家自备,而是由家庭主妇的娘家负责(这一历史习俗,流传至今),而且在上梁的头一天就要送来。送梁这天,梁木披红搭彩,送梁粑还有贺幛,一路吹奏鸣炮,烟酒、果品等礼物随后。进村前,主家鞭炮鼓乐出村迎接。
  夜晚暖梁(迷信的做法,烧香供奉),有的主家请班子唱戏,有的请艺人说书,有的请唢呐吹奏。次日上午7至9时前后上梁,上梁时,鞭炮鼓乐齐鸣,由黑白匠的掌线师傅喊彩头,一边喊,一边撒梁粑,邻人围观看热闹,小孩争着抢梁粑。
新县有“偷梁”习俗。
  梁大多是偷砍别人的活立木,名曰“偷梁”。“偷梁”之风始于何时,无从查考,但偷砍他人树木做梁,被视为天经地义,无可非议之事。偷梁一般在深夜寂静时,由身强力壮的数人进行,以不被树主发现为最佳,如被发觉,只要好言好语道谢,不会发生麻烦,但要面接树主去吃喜酒。
  偷砍梁木时,切忌从树木上跨越,凡跨越了的,一律不用,须重新偷砍。
饮食习俗
主食主食类型分为两种: 淮河以南以米为主, 每日早晚为稀食, 中午为干米饭; 淮河以北面食占一半(其中又以麦面为多, 杂粮面极少), 早晚为面粥或红薯、玉米等杂粮粥; 午时除米饭外, 有时以馍为主, 亦有捞面、蒸面等。
  稀饭用米, 或在米中掺以红薯、红豆、虹豆之类熬煮而成。面食除馍外, 有面条、包子、面饼、水饺、油条、麻花等, 还有本地独特的高桩馍、油酥火烧、潢川贡面、三股酥油条等。面条吃法除常见的册菜下面外, 还有清水面条、捞面条、热干面条、蒸面条等。包子的馅常用菜、肉、豆等, 均蒸食。
  面饼的品种有锅饼、蒸饼、煎饼、烧饼、馅饼等, 多是贴锅烙制, 油条、麻花家常炸食者不多。此外, 还有一些节日食品, 如腊八粥、汤圆、棕子、糍粑等。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镇居民由以米面为主的主食型结构, 逐步向主、副食品结构发展, 高营养食品有所增加。
  
菜肴: 豫南人“会吃”, 对菜肴甚为讲究, 家庭主妇大都是烹饪能手, 男子擅烹饪的也比比皆是。菜味不威不淡, 稍喜麻辣。日常做菜, 以炒、焖为主, 其次是炖、煮。待客时, 蒸、煎、炸、爆、熘、拌、卤样样皆有。油、盐、酱、醋、味精、五香粉、麻辣粉、辣椒粉是制菜的基本调料。
  菜肴熟食居多, 生拌常在夏季和酒席上出现。商城、新县由于山高水寡, 水质偏酸、缺碘, 烹制菜肴用猪油, 尤其是农忙季节, 劳动强度大, 一日不吃猪肉就感到力乏心慌,故有“吃块肥肉才能把庄稼种”之说。植物油被视作水油, 只作拌生菜和炸制食品用。
  在商城, 人们还偏爱用有异臭味的腊猪油调菜。带有臭味的筒鲜鱼和风干熏制的羊肉、鸭蛋干、臭豆腐卷、臭豆腐渣等, 被视为佳味。过年的腊肉一直可吃到次年农历七月十五以后。
回族人不食奇形怪状、丑恶的禽兽肉, 一切自死之物, 一切动物之血, 一切未诵“安拉”之名而杀的畜禽都在禁食之列, 尤其禁食猪肉。
  可食的有: 凡以吃水草和粮食为主, 住情温顺、形状俊美的禽类, 如天鹅、大雁、鸽子、鸡、鸭等; 草食类动物头上有角、足蹄分瓣且反刍的, 如牛、羊等; 鳞介类动物有腮、有鳞、个头不大的鱼类, 如鲫、鲤、链 鱼等, 鱼类属冷血动物且有腮, 故虽自死的亦准食用。
  任何可食的畜禽, 须诵经之后屠宰方可食用。平时吃肉多请阿甸宰牲。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