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热点

南漳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2021年05月15日 12:31:233060编辑

您好!一、南漳一直是南蛮集中聚居地区 自古以来,襄樊的南漳(含保康南部)、宜城一直是南蛮集中聚居地区。后来还有不少支族落户于此。支族“庐蛮”,曾参加武王伐纣战争,周时受封为侯国,其故国就在南漳县东北五十里的中庐城(现丁集);支族“罗蛮”,春秋时封国在蛮河边的罗川城(现安集);周武王时,熊绎封为楚,建都丹阳,后熊绎将楚都从丹阳徙荆山之阴,这个荆山之阴也就是南漳县城附近。由于楚都“土不过同”,活动范围仅在50里以内,所以,很快被蛮化,成为南漳县境内南蛮的一个支族。后楚族由于吸收蛮、夏文化之所长逐渐强大,终于融合于华夏之中,南、宜又成为蛮、楚共居地区。秦汉之后,蛮多集中于南漳境内了。据司马光在撰写《资治通鉴·晋纪》时注释说:“襄阳以西,中庐、宜城之西山,皆蛮居之,所谓山蛮也。宋、齐以后,谓之雍州蛮。”中庐、宜城之西山这个地方,史称“木且中”。司马光在撰写《资治通鉴·魏纪》时注释说:“中庐、宜城西山鄢、沔二谷中……谓之木且中。”杜佑解释说“木且中在襄州南漳县界”。史书叙述南蛮具体居住在蛮河、漳河、沮水流域。其中,南漳东部为“木且中蛮”,沮水漳河流域为“沮漳蛮”,南漳临沮为“临沮蛮”,南漳县南部北上黄地区和南襄城地区为“北上黄蛮”和“南襄城蛮”。说明整个南漳、保康都是南蛮居住中心(保康沮水流域史为南漳辖区)。《晋书·桓玄传》记载的桓玄“移沮、漳蛮二千户于江南”,即可说明沮水、漳河流域蛮民之多。源于保康大湾流经南漳长坪、李庙、城关、武镇、宜城,注入汉江的一条河,晋以前称“夷水”,也有史书称为“彝水”。水镜庄山门对联“彝水环绕,明镜高悬”中的“彝水”即是此河流。晋将桓温以“夷”与其父名“彝”同音,遂改“夷水”为“蛮水”,后称为蛮河。自始至终没有脱离“蛮、夷”之名,就是因为这里是南蛮集中居住地区。至今犹存的“蛮王洞”,就在蛮河流域。为了治理南蛮事务,晋朝廷就曾在襄阳设宁蛮校尉管理南蛮民族事务。 1989年,省有关部门和中南民族学院的专家、教授组成的考察组,曾赴南漳考察南蛮民族的演变情况,为少数民族登记和成立少数民族自治县作些准备工作。因为其他原因,考察工作未能进行下去,后来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在全国停止了少数民族登记工作,考察工作也就没有继续进行下去。但是,南漳作为南蛮集中聚居的中心地区,是史有所载,迹有所存,也是被研究民族问题的专家学者所认可的。 二、蛮河、漳河、沮水流域仍保留着许多南蛮民俗 蛮河、漳河、沮水流域的蛮民世代相传,保留着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民俗既不同于汉民的习俗,也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的习俗。这些民俗,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两次冲击,一次是明成化年间初,南下荆襄的流民达百万,成为朝廷的一大隐患,祭酒周洪漠著《流民说》,主张“近者附籍,远者设州县”。明宪宗朱见深采纳了这个方案,在襄、郧安置流民12万户。这些汉族流民同蛮民杂居之后,汉蛮文化互相影响,使一些蛮俗掺杂了部分汉俗成份;二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改土归流”,打破了“蛮不出峒,汉不出境”的禁锢,又在蛮俗中掺进了部份汉俗成份。但是,南蛮民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绝大多数沿袭了下来,至今仍保留的有: 生产风俗:①狩猎:分“赶仗”、“坐仗”阵势。众小伙上山梁分路“么喝”,把野兽往山垭里赶,叫“赶仗”;持枪人在山垭埋伏,待野兽来了射击,这叫“坐仗”。工具有土铳、虎叉等。②放牧:牛颈系“牛铃”(铁制筒形),“牛梆”(木制槽形),便于在深山辩别牛的方位。牛进山时,放牧人要吹“牛角号”(水牛角所作),以驱赶山上猛兽和放牧人约伴,牛出栏和放牧之前,要戴“笼嘴”(竹篾编制,圆钵形),以防牛吃庄稼;③薅草垦荒:南蛮薅草垦荒兴集体劳动,劳动时兴打“薅草锣鼓”,即做活人摆开阵势后,有两个艺人在阵前,一颈上挂鼓,一扛锄吊锣,锣鼓打几拍,唱一句,两人同打对唱。根据做活人的情绪,锣鼓分“平扳”、“慢扳”、“紧扳”,“慢扳”放松,“紧扳”加油,做活人争先恐后。④集体劳动“吊嗓子”:集体薅草、垦荒、行路等,男性青壮年兴“吊嗓子”鼓劲。首先由一名男子领头高呼:“呜呼呼呼”,接着一个接一个地跟着叫,看谁嗓门高,既是互相鼓劲,也是青年小伙子向姑娘们显示自己的阳刚之气。⑤田间小憩:田间小憩兴“摔泡”,即“讲古”、“编故事”。讲时尽力夸张,看谁的故事夸张得离谱,俗称“摔泡”。借此取乐,提精神。⑥舂米:“碓窝”、“石柱”舂米。⑦推磨:驴蒙眼推大磨,人推小磨。⑧“打墙”:蛮民住房是干打垒的墙,打墙时两人持“丁”形打杵,交替夯土,夯土时根据节奏交替发出慢、中、快三种号子,慢扳为“嗨…得!”中扳为“嗨哟得!”快扳为“嗨!”中板“嗨哟得”还有许多变调处理,成为动听的“打墙歌”;⑨特殊劳动的特殊工具:弯刀及刀鞘;挑重担的“弓形扁担”和“打杵”;纺粗线的线锤;背小孩的山背娄等。 居住习俗:蛮民居住房屋分三种:①“四屋头”:形似汉民的“四合院”,分三间正屋,四间厢屋(东西各两间),三间厅屋(三间相通,没有隔墙),一律两层楼。这种房屋一般是蛮王或富豪之家居住的,个别大户还有两进院,三进院,形成“四屋头”群。②大跑马檐或大檐屋池子:指三间大房般般齐,两头山墙伸出去,形成三间房子长、八尺进深的大阶檐,一律两层楼,阶檐中间用两根大木柱及勒架连接。中层人家居住。③小跑马檐或小檐屋池子:即三间房子中,正屋进深浅,两头房子长八尺,形成一间房宽的小阶檐。一般人家居住。④不管哪能种形式的房子,都有配套房,如厨屋、磨屋(支大磨、小磨)、火炉屋(挖一方坑,条石镶边作火坑,火炉上面吊一个能升能降的壶钩,挂壶烧水,挂吊锅煮肉。) 服饰习俗:①头饰:男用丈二长(宽一尺)黑土布缠头,圆形;女用丈二长黑土布缠头,梭形,前额后脑带尖。5岁以前的小孩帽子,黑色圆帮,绣花顶盖,前竖绣花帽翅,后吊披花。②服饰:男大襟长衫,白腰直筒裤;女艳色大襟短衫,艳花直筒裤。5岁以前小孩穿连脚开裆裤,前有护兜,后有背带。③颈饰:5岁以前小孩颈戴圆形“旋篼”。独子在12岁以前,颈戴“疆绳”(拇指粗的圆布条,缝成项圈戴于颈,后两根并拢缝成“蝴蝶”吊辩,吊至尾巴桩处。)④发饰:15岁前女孩辫独辫,15岁后挽髻。未婚女子头发前额分路,婚后不分路,一齐往后梳。⑤足饰:男穿浅口布鞋(鞋底布质线拉,梭形花纹),做活穿草鞋(分偏耳、满耳,工具:草扒子);女穿绣花鞋。 婚姻习俗:①“躲婆子”:恋爱期间,女方不让男方任何人见面,一切靠媒人介绍,而女方可以偷窥男方。②“看期”:迎娶日期由男方决定,决定后由媒人通知女方。③“送梳头盒”:迎娶的前一天,由男方请的“行客”给女方家送“梳头盒”(长宽高均为1·2尺的方形木盒,内装木梳、头绳、胭脂、栏线等)。④“上头”:女方请夫妇同康、儿女双全的主妇为“上头娘”,用男方送来的“栏线”给女方夹脸上的汗毛,谓之“开脸”,梳头打扮,统称“上头”。⑤“取亲”:取亲人抬轿子到女方,同时送女方家里三个“方箱”(分别装斗米、斗面、10件衣)、一坛酒、两个肉吊。⑥“哭嫁”:新娘及新娘的母亲、姐妹等分三次哭嫁,梳头盒到哭一次,取亲人到哭一次,发亲时哭一次。⑦“发亲”:新娘披上“盖头”,出门手拿一把筷子,背向分两半,一半扔进屋里,一半扔出大门,扔进屋里多则娘家发,扔出门的多则婆家发;随后新娘兄弟背新娘上轿,新郎到女家堂屋举行“改口”仪式。⑧“典礼”:轿到男家后,“牵喜娘”牵着新娘随新郎进堂屋,屋里铺个四方席子,新郎新娘在席子的四个角叩头。⑨“新郎踩床”:入洞房后,在新娘还未揭盖头前,新郎上床顺床沿将四个角满走一遍,表示新娘永远属于他的。⑩掀盖头和喝交杯茶。⑾新娘改口。⑿“闹洞房”。 丧葬习俗:突出的有“丧歌”、“还阳歌”、“闪棺”、“亲口钱”、“八抬”、“拉牵”、“踩地”、“开柜”、“叫饭”等。由于不便成为旅游项目,故不细述。 饮食习俗:①盖碗肉:年节之日,席面是粉蒸肉、红蒸肉都做成盖碗肉,各两碗上席,其中各留一碗只看不吃。所以,吃盖碗肉时,得主人先动筷,客人才能跟上。②蓑衣饭:大米掺和玉米煮成。③熏腊肉:将肉在火炉熏干,常年备用。④腌菜:腌制整条黄瓜、整个辣椒、元合、韭菜等。⑤“张口货”:蛮民对地里种的罗卜、黄瓜,树上长的红柿子等可生吃的瓜果,称为“张口货”,行人可以随便吃,不必给主人打招呼。只要不怀揣装袋带走,主人也不得干涉。 节岁习俗:①过年“忌口”。在腊月23日以后,正月15日之前,全家老少都得“忌口”,不得说“死”、“病”等不吉利的话;②出天行:农历正月初一“东方发白”时,当家夫妇和其长子三人端着放有猪头、供香馍、香、表、鞭的盘子出门,朝“喜神”所在方位祭拜,其余家庭成员一律在火炉烤火等候,不得说话,不得偷看“出天行”仪式。待当家人进屋拜神后,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③“闹年”:无宵节后,表示亲属之间串门拜年结束,村里的年轻人结伙娱乐,直到正月尾,谓之“闹年”,荆山蛮民兴打“闹年锣鼓”、唱花鼓戏等。 崇拜习俗:①唤魂:小孩病了,蛮人通常认为是撞见了鬼,是鬼在勾魂。主妇往往在室外给亡人烧点纸钱,然后抱着小孩围着屋子转,边走边喊:“XX儿,回来哟!”一直喊到床边,把小孩放在床上为止;②长辈去逝后,请端公作道场,跳“端公舞”;③端公化缘:端公后活多为大家供养,逢年过节前,端公手持“端公拐”,“拐”挂小勾锣,到各家各户边敲锣边唱“端公化缘歌”,户主给粮给钱不居,户主害怕端公唱“阴词”坑人,尽力给得让端公满意。…… 希望能帮到你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