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热点

特色小镇如何表现“特色”?

2021年05月25日 08:45:092810编辑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特色小镇如何表现“特色”?

现在大家所说的特色小镇其特色性体现主要表现为产业上坚持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两大发展架构;功能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形成产城乡一体化功能聚集区;形态上具备独特的风格、风貌、风尚和风情;机制上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创新模式。

特色小镇如何表现“特色”?

从上述国家定义的特色小镇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特色小镇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产城乡一体化功能聚集区”,是需要展示性、体验性、功能性为一体。而我周围新建的特色小镇往往只重视功能性、展示性,缺乏体验性,很多都是以仿古建筑群为主,搞一些特色小吃,而所谓的体验性无非就是“弄一场演艺,上几台机器”搞得不伦不类,缺乏游客的融合和互动。

而其实国内从来不缺乏融合和互动的产业,但这些产业往往小众,规模不大像采摘农场,休闲垂钓,农家乐,拓展营,夏令营,真人秀,读书会等等,大一些如主题乐园等。我的想法是以小镇为核心融合上述的一两种产业并结合本地的传统文化特色产品等,打造独特的旅游小镇项目。

特色小镇和主题乐园作为近几年同样火热的两种建设模式,一个偏重传统,一个偏重氛围营造,一个重展示,一个重体验,正是优势互补。如果我们把主题乐园的现代科技与氛围营造的手法运用到特色旅游小镇上,是不是更有吸引力?当然,引进乐园的优势并不是说把摩天轮、激流勇进、黑暗乘骑、巡游等生搬硬套的塞进特色小镇里,而是要学习主题乐园的表现手法,学习他的现代科技,比如说是用声光电的手法演绎特色小镇的文化、传统、特色产品,用演绎、巡游的方式结合小镇的形象设计宣传等,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将采摘农场、休闲垂钓、农家乐等和特色小镇项目结合互补,这个应该就是属于现在所说的田园综合体类型了。以田园风光为导流,以休闲垂钓、农家乐、采摘农场等体验产品为依托,以田园度假为赢利点,将上述在城市周边有机结合起来应该是很有市场的。如果在加入养老、疗养等配套是不是更有发展呢?

相对来说将拓展、夏令营、真人秀场、读书会等引入小镇则更适合已完成需要转型的项目,这几种都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独特性。真人秀、读书会很适合位于城市区域的小镇项目,通过一个故事来演绎小镇的传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日常生活;读书会可以固定的时间来一场思想的交流,并可以和文化有机的结合。拓展、夏令营可以和依山傍水的旅游小镇结合起来。同时,如果每年可以固定下来几个区域的文化活动,是不是更有利于小镇的经营发展呢?

其实文化小镇旅游项目,只要我们跳出仿古建筑+餐饮+商业群的思维,外边肯定会发现广阔的世界。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