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热点

海城析木的由来?

2021年06月20日 15:26:479140编辑

”-----析木

城的传说 相传唐代以前,在析木西

大河的古河道上,原有独木桥一

座,在河东1公里地方即今析木城

址,曾设过'独木关'并建有土筑城

池,而由河西进入独木关,独木桥

是必经之路。

关,是古时的要塞,出入的通道,

而这里又是从京城到鸭绿江的要

道,设关尤为重要。后独木关改为

析木城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哪。

那是在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

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统二十万大

军,分三路向辽东进军,东征高句

丽。北路由英国公辽东行军总管李

勋统帅;中路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

统帅;南路由先遣营都督张俭统

帅。三路大军经怀远镇过辽泽,渡

辽水驻马首山(今首山),北折辽

东城,(既今辽阳城),攻下辽东

城后,又转攻白岩城,白岩城主溃

败,唐王三路大军来攻安市城

八里营城子)。

高句丽将高延寿,高穗贞率十1

大军来援安市城。唐王闻知高句丽

援军已过独木关的独木桥,距安市

还有四十里左右,便招左卫大将军

阿史那杜尔带一队骑兵前往诱敌,

只准败不准胜。阿史那杜尔领兵前

去,行了三十余里,只见众敌蜂拥

前来,当下拦住马头与敌交锋,战

不数合,便拖械而走。高句丽

延寿对高穗贞说:”人人都说唐车

强盛,那知道这般没用。这真是

名无实。”逐驱军大进,直至安市

城东八里,依山布阵。唐太宗正带

数百名骑兵,登高望敌,遥望高句

丽兵到来,便反入大营,命李勋率

一万五千骑兵,列阵西岭。惟恐高

句丽援军败走,火速派长孙无忌率

精兵一万一千人,从安市城后山走

出峡谷去独木关,冲击敌后断

木桥,让高句丽有来路无退路,

便全歼敌兵。

长孙无忌率一万一千人马,火速奔向

独木桥。只见那兵马过后,沙尘飞

起,唐王大喜,既命随行骑兵鸣鼓吹

角,高树唐旗,各军鼓噪并进。直捣

敌阵。正在此时,长孙无忌到达独木

桥,按唐太宗旨意,在西大河西岸列

开了阵势后,逐命令军兵,立即拆独

木桥,以防敌军后退,从独木桥

遁。

古时的“析”字,在《说文》中拿

有解释:“析”破木也,一曰析

也。桂馥羲证:“析字

从‘木’从‘斤’,谓之以斤分

木,为之“析”也。所以

说“析”的本意就是把木分开。正

由于独木桥被“析”,随之独木关

也就改称“析木城”了。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