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保障和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群众
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是农民 过上美好生活的内质,文化引领农村风气之先。只有农村文化发 展了,美丽乡村才有内涵、有品位、有活力。
一要以标准化、均等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
文化服务。
要统一服务标准,保障农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 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 益,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要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
程,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 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民生项 目,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实惠、优惠的公共文化服
务。
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 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帮扶力度。
二要以乡贤文化为重点,大力弘扬优秀民间民族文化。乡贤 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文化标记,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
带,对于完善农村治理、引领道德风尚、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具有重要作用。
要积极培育弘扬乡贤文化,给美丽乡村增添一 抹新的亮色。要对各地农村历代名贤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
传统、文史典籍进行挖掘整理,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 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增强农村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
力。要鼓励各界成功人士回乡支持农村建设,以自己所学所长反 哺桑梓,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教化村民。
要充分利用民
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 目、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 间文化传承人,彰显农村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三要以就近就便、群众喜闻乐见为原则,大力活跃农村群众 文化。要广泛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鼓励自办文化,加
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引导,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服 务和保障。
要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现代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以 “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娱乐、
经典诵读和体育健身活动,做到热在乡村、热在群众。要加大 “送”的力度,发挥“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品牌活动的示 范带动作用,到农村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活动,把优秀文
化产品送到田间地头、送到集市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