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石家庄历史

历史上哪些朝代的墓门后有特殊机关,考古学家都打不开?

2021年12月27日 06:45:364530

中国人畏惧生死,也重视生死,尤其是封建时期的古人甚至相信“事死如事生”的说法。正因为古人相信死去的人会去一个专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所以,他们会在逝者下葬的时候陪葬很多东西,以保证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生活无忧,古代的贵族尤其重视这一点,皇族、大臣等身份显贵的人会修建符合自己身份的陵墓,在他们的钱包允许的条件下将陵墓建的雄伟华丽。

但是,豪华的陵墓与价值连城的陪葬品都意味着财富,这就导致了很多财迷心窍的人去盗墓,将亡者搅得不得安宁。

谁也不想死后的家任人进出,所以,古人发明了很多防盗墓的办法,根据考古资料,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等级的墓葬的墓门采用的防盗措施都有所不同。即使使用顶门器的墓葬,在顶门器的设计上也有所不同。汉代的防盗机关就很特别,陵墓的墓门后面有特殊的机关控制墓门开阖,与后世明清的防盗机关大有不同。

首先来看明清两代的墓门机关。

民国时期的孙殿英财迷心窍,去盗了慈禧的墓。由于此人以前也没有干过挖坟掘墓的勾当,所以,对于陵墓里的机关并不熟悉,他是完全靠着军队的蛮力和炸药打开了东陵的。厚厚的石门将狭长的墓道挡在了后面,同时也挡住了孙殿英的发财之路,于是他让手下在石门上安放了大量炸药,将石门给炸开了。

随着一声巨响,厚重的石门倒了半扇,大量士兵涌入了墓道,这时他们才发现墓门后面有一个可以滑动的顶门闩,以此来控制石门。

明朝的墓门机关很有意思,广为人们熟知的明代十三陵定陵地宫,采用的顶门器是一种被称作“自来石”的装置。即:当帝后入葬后,先将一扇石门关闭,另一扇半掩着;将自来石下端置入地面凹槽内,上端略向石门倾斜,用上端的一半,靠在半掩石门内侧的凸起的石坎上。此时将半掩的石门慢慢地向外拉引,略具倾斜的自来石,就会自动地随着半掩的石门逐步关闭而渐次倾斜,到半掩石门完全关闭时,自来石上端也正好完全顶住两扇石门的凸起石坎,石门从此再也不能推开了。

以万历皇帝的陵墓为例,石门的后面应该是有一个石球,还有一个可供石球滑动的凹槽。用一个T型的钥匙就可以打开门闩,十分简单,但是这种钥匙对付不了石球,对付石球需要用钢丝套从门缝里伸过去,套住石球,然后将石球拉动,改变石球的位置,这样墓门就可以打开了。

那么,汉朝用来控制墓门的机关又是什么呢?

在发掘满城汉墓的时候,考古队的队长蒋忠义就碰到了这个问题。他先用打开门闩的方法和打开石球的方法试了试,发现并不起作用,于是他意识到自己是碰上了一个新型的墓门机关,兴奋之余,他开始思索怎么才能打开这座汉墓的大门。

蒋队长将自己能想到的方法都试了一个遍,可是始终不能打开两扇厚重的石门,于是他将队员们都叫过来开会,希望集思广益,能找到开启石门的办法。

对着墓门,队员们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开始思索打开的办法。有人提出,门后可能灌注了生铁,坚固异常,所以他们打不开。有人说,干脆弄点炸药来把门炸开。甚至有队员开玩笑说这门后可能有鬼,他们不想受到外人的打扰,所以一直阻止他们打开墓门,要不往上面洒点黑狗血?

听了这些建议,蒋队长连连摇头,因为这些建议一听就没用。首先,现在,已经不是迷信的封建社会了,谁还会相信墓里面有鬼啊,门打不开一定有科学的解释。

再者,如果是在门后灌注了生铁的话,那么门上一定有灌注用的孔,可是这两扇墓门十分完整,没有任何孔洞,所以门后不会有生铁固定。

用炸药炸门就更加不可能了,先不说这座墓的上面部分已经出现了塌方,很有可能经受不住炸药的威力, 就算这座千年古墓完整坚固能经受得住炸药带来的冲击,谁又能保证炸药不会毁掉一些珍贵的文物呢?

所以,这些队员提出来的建议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但是,这却提醒了蒋队长――墓门上面已经出现了塌方。也就是说这墓门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完全有可能从塌方处找到突破口,从而进到墓室里面。

因为地震等原因,墓门上面塌陷出了一个不大的窟窿,应该是通到里面的,所以蒋队长决定派人从这里进去。这个洞的大小不能容纳一个身材正常的成年人,正好,碰巧考古队里有一个姓李的小伙子,他长得非常瘦小,人称李猴子,而且此人幼年曾经练过功夫,身轻如燕,非常合适去执行这个任务。

在队里其他人的帮助下,小李成功爬到了石门上面并且钻到了窟窿里面,然后进入了后面的墓道。

跳到地面上后,小李赶紧观察石门的机关,发现石门后面的地面上有两个石销子。

这两个石销子可以活动,但是一头轻一头重,就好像跷跷板一样,门开着的时候轻的一面在上,高于地面,要关闭墓门的时候就把轻的一头弄到下面去,等墓门关闭之后,轻的一头就会自动翘起来,挡住墓门,阻止外面的人进来。在门道顶部靠近门楣处,左右也各凿一长方形小槽,原当安有木榫之类的装置,以顶住两门扉的上部,但木榫已腐朽不存。这些都是防止盗墓者进入墓室的最后一道防护设施。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