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滏阳河上游的一条支流。源出获鹿、井陉两县接壤的五峰山,经获鹿、栾城、赵县,入宁晋后与沙河(槐水、槐河)会合后入滏阳河。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横跨其上。 洨河为季节河,夏秋两季可行船航运。洨河的航运史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六十年代后上游水源逐渐减少,最终于七十年代断流。自七十年代后,石家庄市及周边工业及生活污水排入洨河,造成了洨河的严重污染。自2005年后,石家庄市开始对洨河上游的污染进行治理,并取得了部分成效。 洨河发源于鹿泉市五峰山的溪流,流经石家庄市的鹿泉市、栾城县、赵县、宁晋县, 全长85公里,最早的记载见于盛唐。这条洨河滋润着1600多平方公里的田畴沃野。 洨河沿岸的百姓为了出行方便,在宽绰的河流上架起了一座座风姿绰约的石桥.
汾河的历史变迁
汾河水系受吕梁山、太行山等经向构造体系的影响,在一连串的地堑盆地中发育成河。古老的汾河更长更大,上新世晚期,汾河源远流长,贯穿着忻定、太原、临汾、运城等四大盆地,穿过中条山南流,于平陆县茅津渡入黄河。后经喜马拉雅运动,首尾均遭夺袭。据考证,现代的滹沱河上游在早更新世仍由石岭关风口入太原盆地,是汾河上游的东支,后来由于石岭关隆起,以及太行山东侧的河流溯源侵蚀速度较快,夺袭汾河东支而成为滹沱河上游水系,在地貌上留下一个很不自然的弯曲,汾河则保留其西支而成为汾河上游。汾河下游在上新世仍然是经运城盆地南流入黄河,后因涑水河谷北东走向的断裂复活,而使之再度向下陷落,引起古汾河的转向,循涑水河谷下游运行,至永济县城附近汇入黄河。至上更新世时,由于龙门山与孤峰山间断裂作用再度复活,中部陷落,南部急速隆起,迫使汾河放弃古河道而折转西流,汇入黄河,形成现代的水系形态。